乌贼

刘根勤漫谈金庸下


所以我后来阅读的大体上是怎样呢,我到了广州以后,花了很多时间去读西方的哲学社科名著,尤其是商务印书馆的。然后呢,读比如说像法国的那些人物就不如读英国的,哦,德国的不如读英国的,但是后来发现,希腊罗马的更好,更有高度,然后我又喜欢希腊传统,又很喜欢希伯来传统,就是基督教的那种,我觉得神圣庄严但是现在发现,中间有很多人要我加入基督教。我不是叶公好龙,而是我发现文化是有距离的,后来就是说,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那些东西,现在发现它真是最好的。这个耳濡目染不是教科书,是什么呢,就是以金庸为下限,这个话不好听。我现在跟人家聊国学,但是我不认为我是个国学专家,因为古代国学专家或者儒生有个标准,就是通一经,明一义,你要四书五经有一经你要烂熟,至少要读上百遍,而且要看无数的注解,这才敢说的。那我觉得中国没多少人了,那我也不是,但是呢,他有个下限。下限是什么呢,跟大家说,金庸是一个。武侠小说它本身跟国学没有联系,但是金庸本身国学功底深厚,旧学深厚,梁羽生也是。还有哪些呢,比如说音乐里面流行歌曲,比如说,有古典气质的也不多,大家说台湾的方文山,但我不认可,香港的林夕,我比较认可。林夕文笔极好。他是同性恋,他文笔超好,但是我最喜欢香港谁,那个大家都知道,黄霑老先生。黄霑老先生呢,确实因为十年开外那时候六十五岁,现在有七十五岁左右吧。他是番禺人,到香港大学后来拿到博士。他这个博士就很值,为什么呢,老先生一生写了几千首脍炙人口的粤语歌曲,金庸小说里边很多都是他配乐的。那叫个激动人心,可恨,不是说可恨,很遗憾金庸他这个人不好玩,《笑傲江湖》,除了电视之外还被徐克改成了电影,那个谁演的,李连杰。那个电影好玩,那个林青霞的东方不败太棒了,是吧,尤其是哪个叫《沧海一声笑》,但是我们问老金,他说电影也不喜欢,歌也不喜欢,我心想你他娘的喜欢谁呀。其实没意思的,文人相轻啊,这个你看徐克已经是怪才啦,你看这个黄霑这个人简直是元气。其实我更大家说,我三十岁以前也不喜欢黄霑的,我觉得他像个流氓,现在发现,整个东南亚,甚至整个华语乐坛,谁能跟老头子,老爷子比那种元气淋漓,才华横溢,没有啊。你说林夕的文笔之美甚至在黄霑之上,但是林夕不说长得不好看就罢了,林夕他那种气太弱,我们认为文人要有豪气,这才是完美文人。这一点金庸也缺。所以为什么说呢,说到林夕就讲一个小八卦,我有一个小师弟,就是南大毕业的,只不过他是无锡人,他是政治系,我是历史系,我们在《南方日报》共事,我一看到他我就说,这小子比我更符合江南才子的形象。他不高,皮肤无白,比女生都要白,而且那种白不是苍白,是像猪油那种白,很润的那种白。然后呢也很有学问,我有时候也跟他说,哎,你有没对象,要跟你介绍对象什么的,他说,他顾左右而言他,那就算了。后来他去香港了,去了一个杂志,那个杂志有反党色彩。那我们说去了以后意思就是不怎么想回来了,他说试一下呗,我说行吧,结果有一次爆了一个料,说香港有一个明星,出柜了。说男朋友是一个来自广州的媒体人,我一看,哇,这不我师弟吗。然后,好在我也不会惊讶。我就问他那些同事,“你们知道这事吗?”他们说,哎呀。一听说三观尽毁,好几天都不想工作。我说,至于吗,他说,不是啊,十几年同事真没想到啊。我说,看来你的三观比我还要正,我说我已经觉得无所谓,当然我跟他的关系不如那些人跟他深。那是谁呢,在香港,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那个歌手叫黄耀明。对,达明一派,是不是比较老了,好像没有50多岁。他的歌很流行,就是跟成龙、李宗盛,周华健四个人叫“真心英雄”。那个KTV里面,经常像我这个年龄段,经常点的。是不是这样的,那这个人算长的不错了,虽然50多岁但不是个糟老头形象,而且又有才又有貌所以我觉得我的师弟还蛮有眼光的。后来引发了一个事,说,这个事对谁打击很大,林夕。林夕长期精神分裂就是头疼,就是被黄耀明害的。他恋黄耀明不得。所以我说哎呀,撕逼不小心伤害了一个大才子。林夕很有才,但是我们认为黄霑呢,是香港应该是通俗界跟金庸并列,因为香港有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黄霑,蔡澜。蔡澜是个混混,蔡澜做美食的。我觉得蔡澜毫无才能,无非就是比较乐观和讨女生喜欢,当然对男人来说这是极大的优点。但是你要说我啊,把他当才子。蔡澜写了无数美食文章,最后看的简直都是口水。我在《南都》也写过,我觉得我可以秒杀他。但是呢,没关系呀,他在香港会混,就也是人好,到哪儿都是一脸笑。倪匡呢,现在基本上也不写东西。倪匡跟谁是极好的朋友,古龙。所以这四个人几乎是不互相交往的。倪匡跟蔡澜会交往,金庸跟人是不交往的。因为本身金庸是浙江人,他跟粤语圈的人,天生有隔膜。然后他本身又是一个世家子弟的这种清高,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就是属于有点狭隘的。所以说我们觉得金庸这个人应该是不太好玩的,当然九十多岁,玩不起来啦。但是,他的这个小说呢,给大家制作这样一种意象。这个真是很炫迈,炫迈。网上有个六神磊磊,他是做自媒体的,清华社记者。这家伙当初写金庸,写自媒体,写金庸。他自己也说,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这个往哪努力,就好想一个项目一样,前景在哪?他说难道写上几十篇几百篇文章将来卖给金庸吗?不知道商业化的价值在哪,后来发现挺意外。所以大家注意,这个我跟大家聊这个呢,反而最后这个是个好事。大家如果以后,我估计大家在做的肯定也有做自媒体的。但这个东西不要去随波逐流,你任何时候做无所谓。比如说,自媒体可能你刚开始做,它也走下坡路,无所谓,他是个好平台。但是,你不要轻易去试,为什么呢,很浪费精力。年轻人多读书,多阅历。学东西可以,你一定要跟自己的兴趣结合。你读书也是,你像我们现在也是。当然这不完全如此,很小的时候不能我行我素,越大了你越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色。比如说,像金庸和三国,我们不去弄,成为一种易中天的好IP,成为六神磊磊的好IP。那没办法,那过几年再说我们就找角度。所以就告诉大家,金庸他就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比如说他红到现在50年,可能还不止,60年吧,差不多,60年不到。但是,我们可以预测,我们这辈子是一定要聊他的。所以说大家,金庸这个案例,你们(不仅可以)阅读还是打算从里面找一些机会。你说你不喜欢金庸,你就喜欢《红楼梦》,也行,你把《红楼梦》读个烂熟。然后去尝试开一些类似于专栏,一个星期写上两篇,就很好。你像安徽、合肥有个小报纸,有个女作者叫闫红,很有才气,她经常写《红楼梦》,也经常写女明星。她就是用一种很世俗的类似于大妈的这种气质(来写),但是(是一个)有文艺气质的大妈,心地善良,但是文笔不错,也只是不错,而且很红,基本经常破十万的点击量。金庸这个六神磊磊我还说完呢,他现在找到什么商机了呢,写着写着突然有公司来找他,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做代言人,哇,那个出场费好高的,都是一百万一百万的,立马就财务自由啦。这就叫意外之喜,他写的时候真没想到。所以说,文人不要想着没钱,你想着没钱就会没钱,你不要想钱钱就会来。什么意思呢,你只要真有才,就怕你写的跟人一样。你不是真喜欢,你要找的真喜欢的东西,真的,这年头平台很多,但是好的内容并不见得多。所以我就说你人家说你当初不练,我说很惭愧,很惭愧。但是我们可能因为原先出来从农村出来,所以不停的打磨自己包括观念包括这种三观,所以现在那个慢慢的,就觉得,哎。比如说那天凤凰周刊要我写一篇×××,我说那轮到我来写呢,对不对,我说我的老师里面×××专家太多了,他们说你的老师写的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你的这种雅俗共赏,我说行吧,那就写呗。包括以前一次季羡林去世,广东台要我去讲国学,我说季老的学问哪轮到我讲呀,这要被我导师看到会骂我不知轻重,我就没去,广东台的人编导说了一句话,你不来我们也没有意见,但是我们要跟你说的,第一,你这水平不够高,比大部分人还是高很多的;第二,你也太小瞧你导师了,你导师不至于堕落到会看电视吧,他怎么会看到你的上面瞎掰呢,哎呀我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耶,我说以后都找我吧,我都去,那很有道理是不是。所以说,不用担心,大家也是,就是你们去找老师,固然不用担心,你们自己去跟人去交流也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反正他找你就是你的机会,他不找你,你想去,哭着喊着去也没用。他找你你就交流,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但是,平时,比如说像我以前,跟很多作家包括大学者认识,我的导师都很奇怪,因为很多学者说我的导师们呢前辈,说是怎么认识找到他们的,我就嘚瑟一下,我就说我想找谁就都能找着,只要给我点时间就行啦。但是凭什么呢,你认真读他的书,能提出问题,就行了。当然,这要是真学者,书是真好,如果说很烂就算了或者这个人书写的不错,但这个人个性鬼僻,他听你提意见他来气了,那就算了。真正的学者虽说那是,他们说很多人多年以后说你当年拜访谁,你那时候什么学历呀,我说研究生啊。他怎么会理你个小研究生呢,我说扯,90末的时候研究生也算稀缺啦,怎么是个小研究生呢,妄自菲薄。第二我可不是普通的研究生,我写信给他们也算我字很差,但我提的是真问题。我要说你们从北京到南京来讲课啊,到时候就说吾道南来呀,吾道南来这个典故哪怕就望风披靡了,吾道南来这个典故从哪来呢,那个刘备有个老师叫郑玄,是东汉末年最大的经学家,他是山东高密莫言的老乡前辈,他就先去长安拜访当时中国第一儒生马融,马融这个儒生排场到什么地步,他家讲课的时候,两边放的那个纱锻,绸缎,背后有宫女在那唱歌奏乐,专门扰乱这些学生的心思的。那些学生在那听哪有心思听讲呢,就像是红袖添香边读书,一个美女来给你点一下你要读什么书呢。但是这个郑玄就心无旁骛,三年大成。然后,这个马融,这个郑玄这个就告别老师说我要回山东关东城道,马荣就说正身此去吾道东矣,就是说你走了,我的道也就传到东方去了。但这个典故多有味道啊,对不对,所以古中国文人是不是博学,这个是跟时间跟智商走的,但是你没有好学的天性,就广东话就“乜都讲”,就是啥都不用讲了,“乜都无啊”,什么都没有,最重要是好学的天性。所以我,大家集中之前我跟几位同学说过,游学是个优良的传统。金庸本人固然是这样,我们平时朋友圈有个聊天,现在少了,因为现在朋友年龄差距大了,上到80岁,下到20岁,以前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就像你们现在,比你们稍大一点。包括现在,网上还经常有这样,说金庸笔下的那些主角都是什么星座,然后说看自己像谁谁,那个我也经常问人我像谁,其实我比较难归纳。有人说你好像还很难像谁,因为金庸笔下的主角一般都蛮帅的,你可能不像谁啦,说你像韦小宝,你又没那么流氓,是吧。这个,后来说,有个同学说你也甭像谁啦,你像少年王重阳张三丰,我说不至于吧,怎么能跟祖师爷比呢。他说不是啊。我觉得,以同学的角度,你到处拜访名家,这个很像这种古代的少林侠客,焉敢相比。主角里边找不到适应的。这个说明什么呢,这个说明这个金庸在人性丰富方面拓展得很好,能让大家去代入。比如说,刚才金庸的女主角,大体上是比较没味道到的,但是金庸笔下也有几个特色的,比如说有一个女强人,女强人型的,王重阳的情人林朝英。也有几个女变态,比如说灭绝师太,李莫愁,噢不是,天山童姥,李秋水,这些都是妖魔。但是呢也有几个女的也挺有个性的,马夫人和李莫愁。但是这几个人也不是说只有这一面,只是说她这种变态里面有西方人(提及)的那种性心理,变态心理学的案例,蛮好玩的,包括这种金庸大家讨论他是不是恋足癖,他写男的喜欢女人的脚不止一次,张无忌喜欢赵敏的脚,游坦之吻阿紫的脚,还有段誉看钟灵的脚,这个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他是绝好的样本。但是我们公认金庸他的三观不正,但是他的心胸,他写反角反而很有特色,什么呀,岳老三呀,田伯光呀,反而主角个性比较单调,尤其是金庸女性,我们是认为比不上梁羽生的。古龙也不尊重女性,古龙笔下的女性都是男性的玩物,张羽生反而很尊重女性,很多女大侠,不只是女侠客,女大侠,光芒完全盖过男主角。所以金庸他这个人影响力是第一,文本也是第一。但是呢,推敲下来在武侠这个体系里面我们仍然找出他的不足,反过来跟纯文学相比,我就觉得是什么呢,我现在就觉得武侠,武是有点多余的,侠是个永恒的话题。为什么呢?其实侠是中国是个墨家的传统,儒家是不喜欢讲侠的。侠它是个繁体字,侠跟古代那个流氓是一样的。流氓就是失去土地去流浪的人。但是呢。儒和侠有时候也是统一的,比如说遇到叛乱。比如《水浒传》不说,《三国》里边的人多人是有侠气的。这个侠就不违儒家的本质。有时候我们说法律,我们这里有法学的同学。美国人都有个词叫法外之义,法律不能满足正义的时候,私人救济,私立救济。在中国有个伟大的传统,我可以说是伟大的传统,就是报仇。有一句话,朱熹也讲过,我们古代人行善固然不容易,什么东西比行善更难,除恶更难。中国人呢,我觉得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不能分是非,或者分的是非没办法去选择,这个比什么博学的问题严重多了。比如说,朱熹刚才讲的,你很多时候法律是没办法满足的。所以,春秋里面,大家知道,孔子里面的春秋有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主要是事实,《公羊》讲微言大义,谷梁是兼备。《公羊》是最鼓励复仇的,我们说有恩要报恩,有恩报恩已经是了不起,有仇报仇更了不起,报仇比报恩更难,大家知道吗?报恩,比如说你收人家一百块,危难时期人家救你的命,你把家值分一半给他,这就是报恩了。报仇就意味着牺牲自己的,所以春秋有一个传统就是大复仇,大复仇就是什么呢,就是崇拜复仇。比如有人问我的祖上被人杀了,说能不能报仇?他说君子当报九世之仇。如果你是国君允许你报九代的仇恨,比如你的国君你的祖先被人杀了,你要报九代之仇。所以孔子很喜欢谁呢,伍子胥,报仇之神。那武侠里面其实无非就是恩仇,宝藏,还有美女三个主题。事实上我问的也是次要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身世再好一朝潦倒,对不对。所以说现实当中对武学这种东西,李小龙说的那句话很好,武功不是为了行侠仗义,大家看很多桥段,你去学武功,老师会问你为什么来学武?你说保家卫国,滚!他说要你滚。大家记住一句话,学武功,就是小道,学武学就上路了。这个武学,文学就是你学,那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求道。道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让自己和自然宇宙,包括自己和自己之间,自己和社会和天地取得平衡。控制自己的能量,情绪。所以李小龙你看看,只是一介武者,但是他是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好像西雅图大学的。他讲的话很有水平,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忽悠。他说任何武功都是克服锻炼,克服你内心的情绪,恐惧,愤怒,嫉妒,焦虑。但读书也是一样,你这样冥想是很难的,必须要广泛读书,阅历,包括修炼武学。所以金庸笔下谁的境界比较高呢?像独孤求败,他的武功很高,但是他一生求败,落于下乘,以胜败为正面。张三丰境界很高,但是尽管有人讨论说张三丰跟王重阳谁武功高。全真七子和武当七侠谁武功高,大家一般认为武当七侠高一点,全真七子参差不齐,认为张三丰高一点,因为张三丰活得长,王重阳死得早。但是如果从人生境界来看,张三丰是比不上王重阳的。为什么呢?两个,应该是三个,第一王重阳是抗金英雄,失败。张三丰没做过正儿八经的大事。中国人是讲究入世的,他一上来修道,当然张三丰有想过救文天祥,说自己武功未成,这是理由不充分。不管成不成,要救文丞相?,但是他没去救。这个画蛇添足,所以被很多人骂,金庸不提这句话就好了,当然,金庸是虚构的。第二,王重阳是以道入武,张三丰是以武入道,那境界相去不可道?差很远。王重阳随便练的,他的师弟是谁,周伯通,周伯通就跟郭靖讲,“我师兄说我练武太痴迷,成不了绝顶了高手。”郭靖说“那为什么王真人既是道家真人又是武学大师呢。”周伯通说,“我师兄天生了不起,他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懂,不用苦练”。他触类旁通,就是说他道法自然。我们在座没有复旦的,复旦中文系有个老前辈,叫朱东润。他是我们民国时期的大师。他的传记文学是中国第一,朱先生是我们江苏那边的泰兴人。他有段经历,我特别感兴趣,因为我自己也不太好。朱先生四十岁以前的字特别差,不要说民国的了,现在的作为一个大师的字差还是很丢人的,所以朱先生引以为耻,四十岁开始苦练书法,练了三年,成为国宝。那怎么可能三年,人家说那童子功呢。到了他那个境界,书法是很容易的,书法是小道。王羲之大家知道是书法家,但是王羲之的思想境界很高深,王羲之既有道家的背景,他是天师道传人。同时,他的政治抱负和思想境界,专门有部王羲之的评传大家可以去看看,包括他的《兰亭集序》大家一看就知道他的思想深邃。专业的书法家是没人看得上的,必须要文人来的。王重阳和林朝英还有一段,郭襄和张三丰是YY,后来一百多岁还惦记那个穿黄衣服的女神,这很无聊,闷骚到极点。但是就小说而言,大家感觉张三丰更高,王重阳好多缺点跟林朝英争强斗胜怎么样怎么样,教得武当,全真七子也经常被人虐,但是这是表面的。如果回到历史上,王重阳?的道家的地位都非常高。金庸对历史做了很多变(动),但是到大家这个水平应该没问题,也有一些人把金庸当历史读,那就?那就不能怪金老大了,所以就是说它这个是宝贝。金庸小说,包括大家自己要选好的东西来学。比如说,他在香港的那种生活,大家来到广州,住在海珠中路,那个地方就是标准的老广州,你要住在天河,珠江新城固然繁华,那就跟广州没什么关系,因为这种CBD在哪都有,最近广州的空气特别好啊!不管早上七点早,要起早一点会非常舒服,看看阳光,榕树,体验市井生活,极其繁华。在广州,我认为,(虽然)很多人不这么看,大家刚来广州,如果你来找工作,你会很焦虑,很容易犯抑郁症。昨天,有个湖南的年轻人,他研究生毕业,在《中国教育报》工作,他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我建议他去那个报社的。他大三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新京报》,一个就是《深圳晚报》,我说你是那个湖南人来深圳晚报吧,靠近,赚钱多一点。他说不知道前途如何。哎哟,我一听很怕。你问了前途,我要对你负责是吧。我知道,他们家族好像有精神不稳定,那深圳这个地方房价超高,然后晚报节奏超快,你要是犯病,我还担不起责任。那当时呢,他就去了北京,他说北京户口值钱,我说是啊。刚发第一个月工资,他觉得压力太大,我说工资低有那么重要吗,中央级媒体一开始不可能高的,但是熬了三年,上了级别,你?了。现在求着一个月拿八千,拿一万,估计你以后也很少会升的,这就是规划,而且关键辛苦,我为什么没建议他来广州和深圳,压力太大了,尤其深圳,节奏超快,房价超贵,深圳房价是广州两倍,北京房价也很贵,但是北京就不想这个事了,而且北京是中央级媒体,它节奏也很缓慢,他没啥事,但是他看到那些老人又觉得很无聊,说我不能像他们那样,我说那就对了嘛。他说,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说,那是老人不行是不行,但单位是好的,这个单位非常值得你在里面好好的磨炼。年轻人,我现在才五十多,但我从小到大都是被别人伺候的,虽然我生长农村,但家里都是宠的,一上来就是读书。不管老乡聚会还是同学聚会,都是人家有人服务,有人端茶送水,我也习惯了,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很好。所以我就说,很多人做公务员上来一开始在办公室做几件事,打水,扫地,还有分报纸,现在没有报纸了,都是搞服务起来的。这种规范,能让你学到,但是这是题外话,因为我说,这种焦虑人人都会有,但是像我现在,算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我现在看广州我觉得特别能治抑郁症,很多人不会这么想的。很多朋友跟我说,看你的







































白点风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zz/8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