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个月30日在鸟取县境渔港发现一条大王乌贼后,日本民众最近又在邻近的岛根县亦有一条大王乌贼尸体冲到滨田市下府川河口。
短短一个月内已见两条大王乌贼,加上日本上月也频繁出现俗称“地震鱼”的罕见深海鱼“皇带鱼”,令不少民众都担心是否是地震或海啸的预兆。
作为乌贼的亲戚,开水君当然也非常关心这件事!
据说新发现的乌贼不仅重达公斤,全长更有3.4米,若其伸长触须要捕捉猎物时,总长更可能达到6、7米,相当惊人。工作人员还特意与乌贼进行了一下对比,让大家能直观地看到这只乌贼到底多大!
这只巨型乌贼也是日本横滨市自年9月以来,被发现的第三只“大王乌贼(Giantsquid)”,目前这只乌贼已经被冷冻起来,预计之后将被制成标本,放在水族馆内供民众参观。
大王乌贼一般都生活在水深-米的深海区域,海洋专家认为这两次发现乌贼都只是个案,并非地震或海啸的预兆。
但除了乌贼,更令人担心的还是被称为“龙宫使者”皇带鱼的出现,毕竟在日本年的“大地震”前夕,就至少有数十条皇带鱼被冲到日本海岸边,而这场大地震当年难造成了2万多人死亡,可以说是日本人惨痛的记忆。
皇带鱼
如果真的继续发生深海动物频繁出现在海岸,即便与地震、海啸无关联,也很可能是全球变暖、异常风暴、环境污染等所造成的,一直在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不希望让这些个例逐渐变成全球频繁发生的惨案。
除此以外,开水君还很关心一件事:
如果潜水时遇到地震或海啸,
潜水员应该怎么办?
这问题脑洞太大?不不不,地震、海啸目前都无法准确预测,这些动物搁浅海岸是否与灾难有关,动物无法诉说,我们更不得而知。“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在这种情况下,了解逃生及急救方式都很必要。
不过,在潜水时遇到地震或海啸其实会比在陆地遇到相对更安全。
电影中陆地遭遇海啸的情景。
首先我们得知道:
地震和海啸是怎么一回事?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会产生地震波,而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来自底下的纵波会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而纵波能在固液气三体传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但横波只能在固体传播。这也就说,如果我们潜水时遇到地震,能感受到的只有上下颠簸,还会听到的震波声。
如果地震是发生在海底,以上的感觉会更明显。海底地震可能会造成海啸,约80%都是由于地震造成的。海啸发生时,海面会有巨浪,在水中反而会安静和安全很多。但越是靠近海底的地方,震感就会越强,通常还伴随地壳撕裂发出的震耳欲聋的震波声。
如果这时潜水员不用手护住耳朵,很有可能会感到耳膜疼痛,但也请不要慌张,先用手护住耳朵,再慢慢升水,并在水面建立正浮力,千万不要用力咳嗽,保持正常而平稳的呼吸。一般上水后会耳鸣,但数小时后便会有好转,如果疼痛难忍,医院检查治疗。
其次,地震、海啸会让海底会变得烟尘滚滚,能见度降低,礁石脱落在水中翻滚。
海底地震实拍。
潜水员还会看到鱼类奋力向某个方向摆尾,它们甚至可能直勾勾地撞上潜水员,因为它们也在慌张地逃跑呀!而地壳剧烈运动时,还可能产生洗衣机流。
如果是遇到了洗衣机流,抓住附近坚硬的岩石或者海墙,是对抗水流的首选,这也是每当我们出发去外岛潜水时,潜导都会反复提醒大家不要离峭壁太远的原因。如果身边没有东西可抓,那就要看遇到的是上升流还是下降流,分别应对。
遇到上升流,请时刻
总之,在潜水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得保持冷静,按程序操作,视周边情况尽早结束潜水,回到船上后等待恢复平静再回岸上,毕竟地震、海啸时待在海上依然比在受灾陆地更安全。
*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别忘了设为星标?哦!
精彩回顾:
这些人类大神,比阿丽塔还厉害!
硬核!它们不仅曾称霸海洋,还爬过喜马拉雅山!
流浪地球是虚构的,但这个末世预言正逐渐成真。
秀恩爱,你比得过海洋里的它们么?
珠峰并非永久封山,但这绝景我们真的再也看不到了
情人节特辑:我的BUDDY是我的HONEY
开水酱的哥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mj/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