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百草中医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扁豆的功效

扁豆,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荚是普通蔬菜,种子扁平,为白色或紫色,它还可入中药,有祛暑、健脾等作用。

扁豆有黑白之分,黑的古称“鹊豆”,白的叫白扁豆,或是杨岸豆。白扁豆营养丰富,既可作滋补珍品,又可作盛暑清凉饮料。

扁豆的种子主要有红、自、黑三种,红扁豆又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白扁豆肉厚,形如半月,豆为白色,煮则绵软微甜,干炒则有韧性,可入药。黑扁豆周边红,愈如内中,色淡愈淡,未红处是青色,肉薄,极有韧性,且有白道如喜鹊的羽毛,故又名鹊豆。

扁豆衣,为扁豆之干燥种皮。功效虽逊于扁豆,然无雍滞之弊,多用于脾虚有湿或暑湿吐泻,以及脚气浮肿等症。用量5——10g,煎服。

扁豆花,为扁豆之花。功用消暑化湿、发热泄泻或下痢,并治妇女赤白带下。用量:5——10g,煎服。

扁豆图片

扁豆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据营养学家分析,扁豆种子每克含蛋白质22.7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7克、钙46毫克、磷52毫克、铁1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和C、胡萝卜素、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研究表明,含有血细胞凝集素A、B,这两种物质有一定的使血细胞凝集的作用。扁豆中含有病毒抑制的成分,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中医认为,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化湿健脾药,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久泻痢疾、妇女带下、小儿疳积以及夏秋季感受暑湿之邪引起的呕吐、胸闷、腹胀、泄泻等证。《本草纲目》等医籍记载其还有“暖脾胃,止消渴”、“杀酒毒,解河豚毒”等功效,为药食两用之佳品。药理学证实,其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磷、钙、锌、铁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病毒抑制成分、淀粉酶抑制物、血细胞凝集素等物质,具有抗病毒、降血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抗癌防癌等作用,所以尤适宜青少年和糖尿病、癌症患者食用。

(一)扁豆的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白扁豆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痢疾杆菌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白扁豆水提物对小鼠ColumbiaSK病毒有抑制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白扁豆冷盐浸液0.3ml,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祛暑。

扁豆功能健脾化和中,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用于夏伤暑湿,脾胃不和所致的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等祛暑化湿药同用,以增强疗效,如香薷散。扁豆又可解毒,如解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同用。

健脾。

扁豆味甘入脾胃经,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中泄泻,与人参、白术同用,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力,如参苓白术散。用于妇女脾虚带下、体倦乏力,可与白术、乌贼骨同用。

降血糖。

扁豆中所含的淀粉酶抑制物在体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预防便秘。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有预防便秘之功效。扁豆富含膳食纤维,因而是便秘病人的理想食品。

预防营养缺乏。

扁豆中含锌量较高,而锌能有效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能增强造血功能。扁豆含钠量低,适合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肾炎等病人食用。经常适量食用扁豆,可使人体得到多种营养素,防预各种营养素缺乏疾。

抗癌防癌。

扁豆中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能使癌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肿瘤细胞表面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发挥细胞毒的作用,并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毒性。

白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不溶于水的凝集素,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可抑制实验动物生长,故属毒性成分。另含一种酶,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加热亦降低其活性,于10mg/kg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thrombin),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s延长至60s。

(二)扁豆的性味归经

甘,平。

①《别录》:"味甘,微温。"

②《食疗本草》:"微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气分。"

②《本草经巯》:"入足太阴、阳明经气分。"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化湿消暑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治疗水肿,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

①《别录》:"主和中下气。"

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③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⑤《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⑦《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扁豆附方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妙),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二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局方》参苓白术散)

治霍乱: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得。(《千金方》)

治消渴饮水: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肾药。(《仁存堂经验方》)

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本草汇言》)

治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差。(《补缺肘后方》)

治霍乱吐利:用扁豆、香薷各一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治赤白带下:用白扁豆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治堕胎中毒(妊妇服草药堕胎,引起腹痛):用生白扁豆,去皮,研为末,米汤送服一匙。

治中砒霜毒:用白扁豆生研,加水绞取汁饮服。

治血崩不止:用白扁豆花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炒米煮汤加盐少许送下。

治泄痢:用白扁豆花焙(正开放者),择取洁净的,勿以水洗,只以滚水烫过后,即和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加酱汁一起拌匀,将烫花的水和面,包成小馄饨,炙熟食下。

治百日咳:生扁豆10克,红枣10个,水煎服,连续三四日。

治急性肠胃炎、呕吐腹泻:生扁豆50克,晒干研细末,每次10克,米饭汤送服,治妊娠恶阻;若呕吐严重者,配用黄连粉1克,饭前开水送服。

治中暑:生扁豆叶捣汁,冲开水服。

治小儿消化不良:扁豆花15克,水煎加糖服。

治脾虚消化不良、身重、手足无力等症:扁豆15克,党参30克,怀山药30克,薏米30克,砂仁2克,水煎服。(曹祈东)

治慢性腹泻:白扁豆子30——60克,加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煮30分钟,饮汁、吃豆。此方对急性胃肠炎、呕吐、泄泻、暑湿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糖尿病:白扁豆克,浸去皮,碾为末,以天花粉汁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每日两次,以天花粉汁送服。脾胃虚寒及患寒热病者慎用。

治细菌性痢疾:红扁豆子50克加红糖20克煮熟服用,治疗赤痢;白扁豆子50克加白糖20克煮熟服用,治疗白痢。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从小受母亲影响,长大后也从事了中医研究,喜欢各种中草药搭配,就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带着这种好奇心进入了中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乐趣,欢迎各位中医爱好者加我互相交流学习。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方法,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而已。

中医文化即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

长按指纹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mj/56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