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现有基础教育机构数个、学校所,在校学生24万余名,教职工人数2.65万,专任教师1.82万,基层党组织个,现有党员数七千余名,基础教育总量居上海市第二。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八届上海市教育博览会上,闵行教育通过“行走闵行、智慧领跑、逐梦未来”三个板块展示闵行红色教育育人成效,吸引了4.5万人次参与,超高的观展人气名列16区教育展区首位,成为教博会的人气王。
闵行红色教育为何走红教博会,闵行教育如何“走”向新未来,今天,让我们听一听区教育党工委书记朱雪平是怎么说的?
区教育党工委书记朱雪平(左三)
让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走”起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八部门联合出台的《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深刻把握“十四五”期间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在比学赶超立功竞赛的背景下,闵行通过布局高站位、科研引方向、开门办思政,“走”出了一条富有闵行特色的红色育人之路。
布局高站位,行动计划谋发展。闵行区对标国家和上海市思政课改革创新文件,针对闵行思政课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闵行区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智慧教师培养、精品课堂打造、学科高地建设、协同机制创新”四大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及14项具体工作要求。
科研引方向,行走课堂创品牌。在市级课题的《闵行中小学思政课“行走课堂”的区域实践研究》的引领下,闵行探究思政课铸魂育人内在机制,开展青少年红色实践研学,筹建区域行走课堂资源库,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开门办思政,全员导师共育人。闵行区与5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遴选10所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验校,成立区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围绕“三全育人”核心理念下启动“全员导师制”,通过人人抓思政,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像工业一样可以批量生产,它和农业一样,需要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因此校园文化的浸润非常重要,必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整个教育系统以“红色校园”创建为抓手,针对青少年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活动、进仪式、进队伍,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让家门口好学校“多”起来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闵行虽然是教育强区,但是区域差异非常大,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一直是闵行教育的重点工作。
根据闵行教育“十四五”规划公众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十四五”闵行教育最受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jt/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