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蓝色正能量刘树杰国内首位IUCN


北京白癜风手术费是多少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年,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海龙科的专家,因为一位中国渔民的观察,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叹,来到山东省青岛市琅琊镇近海,短短10来分钟底拖网调查作业,就捕捞发现多只日本海马,不由得为这里丰富的日本海马资源竖起大拇指。而这个渔民,也因此契机,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龙科,在中国培训的第一批“持证”海马保育讲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刘树杰。

育苗技术员转身当船长

如果按照一个相对求稳的人生发展轨迹,现在的刘树杰也许是一位专业的育苗技术顾问;又或者,是一位成功的养殖大户,怎么也不会是一位普通又与众不同的青岛渔民。但人生没有回头路,当20岁的刘树杰转身离开工作了两年的育苗厂,离开了众人羡慕的育苗技术员岗位,成为一个跟随父亲捕鱼的普通渔民,他眼前的路,似乎就只有一辈子捕鱼这一条了。

“那时出海捕鱼,经济效益相对更高。虽然是艘十米出头的小船,动力小、抗风差,但那会的渔业资源好啊。一年收入差不多四五万。但在育苗厂,却只有每个月37.5元的固定工资。如果赶上加班,最多能拿到四、五十元吧。”

没有禁渔期,只在冬天因为太冷无法出海的刘树杰,就这样一次又一次驶向茫茫大海;而渔业资源丰富的大海,也回赠以丰硕的成果。“最好的时候是在90年代末,临太阳快下山时出海,从把柴火点燃,到烧开一壶热水,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用流刺网捕获多斤马鲛鱼。”

到了年,已经成为船长的刘树杰换了一艘稍微大点、20马力的渔船,渔网也换成了单拖。可一网撒出去,却只能捕获到六七十斤杂鱼。再到年,刘树杰观察到的渔业资源衰减速度更是快速上升。

短短几年,渔获量大大降低,带给刘树杰的不仅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更有对渔业资源连年递减的思考。“为什么渔船动力上来了,能跑得更远了,网具、GPS都升级换代了,捕获能力明显加强,但捕捞上来的渔获量却越来越少?”在刘树杰看来,海洋环境变化、渔业过度捕捞可能都是造成渔获量减少的关键因素。

以前用刺网,是守株待兔式地拦住游动的鱼群;后来换成单拖渔网,却是将大海底层、底栖的海洋生物全都来个“一锅端”;更别说马力的大船,基本都是采用双拖渔网的作业方式,将海水上层、中层的鱼群又来个“大扫荡”。这样一来,时间久了,无疑就会形成渔业资源生长断层,幼鱼还没长大,大鱼却不断地被捕捞上岸。渔获量越来越少,渔网的网目越来越小,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小鱼也被提前捕获。

海上科研调查的“好拍档”

保护海洋,保护渔业资源不枯竭的念头,就这样在刘树杰的心里生根发芽。早在年,刘树杰就协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进行过黄金鳀鱼资源调查。后来又先后协助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进行董家口近海环境评估、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不同渔网网目选择性逃逸等一系列海洋保护课题研究。

在此过程中,拥有丰富的海上作业经验的刘树杰,又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原中国海洋大学的张秀梅教授就在年建议刘树杰,多看一些养殖学书籍,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因为里面对养殖环境、鱼群特性多有介绍,学习后会对出海捕捞有很大帮助。不吝指教的张教授,更是惋惜地对刘树杰说,就是年龄有点大了,以后有时间就多来海大,跟着师兄师弟们一起学习,也顺带教教师兄师弟们一些出海捕鱼操作方面的实际经验。喜欢学习、善于思考的刘树杰,就这样跟着各路专家学者们,不断学习吸收更多的渔业知识,成长为当地最具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渔民船长。

年,张秀梅教授要做金乌贼保育网式鱼礁实验。刘树杰按照既定的图纸,制作网式鱼礁并进行投放、看护、验收。鱼礁投放后,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但当刘树杰满怀期待地收起鱼礁,却没有发现一个本该在产卵期的金乌贼卵。又过了一个星期再次验收,还是“零发现”。实验失败了吗?当刘树杰打电话向张教授汇报情况,张教授也有些意外的失望。难道真的方法不对?

张秀梅教授和刘树杰认真分析、仔细研判。什么季节,什么地方,有什么鱼这是没错的。那问题出在哪呢?会不会是流速问题?……刘树杰遂再次将船开到鱼礁投放处。经过GPS测试,这里的海水流速是每小时2.8海里;刘树杰又换了一个地方进行测试,果然发现新地点的海水流速竟然才每小时1.8海里。张秀梅教授也认为,如果投放地点的流速过快,可能会导致金乌贼卵无法黏在鱼礁上。就这样,刘树杰再次进行测试。两三天过后,当刘树杰忐忑地提起鱼礁,欣喜地发现,鱼礁上密密麻麻地黏满了金乌贼卵。听到喜讯的张秀梅教授,更是乐得跳起来。刘树杰就这样一点一滴成长着、变化着。

无怨无悔的“蓝湾卫士”

一个好的船长,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就像农民进到自家地里一样,什么都一清二楚。这为刘树杰协助科研调查,开展海洋生态保护,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年夏天,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张雄老师,在做中国沿海海马保育调查时认识了刘树杰,并了解到琅琊镇近海的海马非常多。到了年,刚刚加入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龙科专家组的张雄老师,为能将中国海马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筹划举办一次中国海马巡护队长及保育讲师训练营,并第一时间邀请刘树杰来参加。到了那里,刘树杰发现自己是整个培训班学历最低的,其他学员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可这又怎么样呢?短短四天,在经过严格认真地学习考核后,刘树杰成功拿到张雄老师代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龙科专家组授予的“中国海马保育讲师”和“中国海马保育巡护队长”证书。刘树杰也在渔民身份之外,多了一份职责。“中国海马保育网络青岛站”也由此诞生。

也是从年冬天起,刘树杰开始了他的海马保育旅程。虽然没有任何经费支撑,但刘树杰无怨无悔地按照要求调查测算琅琊镇近海的海马数量,并进行海马保育培训宣传。

起初,只有12个渔民志愿者愿意加入其中,和刘树杰一起进行海马保育巡护。更多的人是不理解,不明白刘树杰为什么好好的,又做起了保护海马这样得罪人的事。刘树杰这样告诉身边的渔民朋友们,“我们每天出海捕鱼都非常辛苦,休息的时候就打牌喝酒。那为什么不能用这些时间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呢?渔民做公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高大上,非常能产生自豪感的事。”

而在进行海马保护培训时,刘树杰更告诉每一期参与培训的渔民,“海马受人类活动影响濒临灭绝,你们能看到,但你们的子孙后代可能就看不到了,你们不觉得遗憾吗?海马是海洋环境健康的指示性物种,这里的海马多,就代表这里的海产品绿色无污染,能不香吗,从中受益的又是谁呢?再说了,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捞海马会受到法律制裁!……”除此以外,刘树杰还会将保护海马的意识和方法,传递给孩子们。

在刘树杰的引导、培训下,越来越多的渔民志愿者加入到海马保护网络中。年,刘树杰更在青岛市政府、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的支持下,注册成立“蓝湾生态环境公益服务中心”,更加正规地进行海马保护工作。

而在此以前,因为没法申请公益项目支持,团队没有任何费用来源,所有需要花钱的地方都是靠团队内部捐赠,你、我……共同努力做好海马保护;在进行一些海马保护劝阻工作时,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非法捕捞的渔民质疑,凭什么管这些!

年起,刘树杰带领的“蓝湾卫士”们,还开始记录《巡护笔记》,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每一天负责巡护的人,都会按照要求记录下巡护时发现、发生的事情。至今,已经记录了十大本。也是在这一年,由渔民组成的“蓝湾卫士”正式成员已经超过70人。日常,不仅会开展海马巡护,也会组织开展净滩、净湾等一系列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的公益活动。

成员多了,刘树杰抓起了内部管理,组织团队伙伴学习礼仪、学习电脑操作。刚开始,不少成员会说,我都这样了,学习了有用吗?可刘树杰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引导,“你是渔民,你的儿子、女儿,甚至往后的亲家就一定是渔民吗?你的素质不提高,往后上不了台面的是你,没面子的也是你。”渐渐的,中心各方面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规,成了西海岸新区当仁不让的渔民建设窗口、宣传教育办公室。

对于未来,刘树杰没有想的太多,也没法想的太多。因为“保护海洋这件事,需要扑下身子,实实在在地去做。有资金要做,没资金也要做,只是迈的步子可能会小一些。”

图片来源

刘树杰、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他们每个人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蔚蓝

我们要做的

是把他们的故事说给你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fz/91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