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全册教案+计划
教材解析+本书
生字练字帖
期中测试卷
第1-10课朗读
全册板书设计
高清电子课本
教材分析解读
识字表生字汇总
生字注音练习题
1.古诗三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精讲
1.惠崇春江晚景
1.古诗三衢道中
2.燕子
3.荷花
4.昆虫备忘录
5.守株待兔
6.陶罐和铁罐
7.狮子和鹿
8.池子与河流
9.古诗三首元日
9.古诗三首清明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语文园地三
13花钟
14.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语文园地四
16小真的长头发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奇妙的想象
18童年的水墨画
19剃头大
20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六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23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窃(qiè)窃喜私(sī)私下
警(jǐng)警察肌(jī)肌肉
章(zhāng)文章胞(bāo)胞妹
藻(zǎo)海藻达(dá)达到
储(chǔ)储藏
二、会写的字及组词
宁:宁静安宁宁夏
官:官方当官官人
汪:汪汪汪洋水汪汪
险:险要危险险恶
参:海参人参参商
攻:攻击攻陷攻占
推:推手推力推广
迅:迅速迅疾迅猛
速:速度快速迅速
退:退步后退退下
三、多音字
宁(níng)宁静(nìng)宁肯
参(cān)参加(shēn)海参
四、近义词
差异—差别蕴藏—储藏威武—威风镇静—镇定
五、反义词
危险—安全迅速—缓慢后退—前进丰富—贫乏
六、词语搭配
(奇妙)的世界(蔚蓝)的天空(奇妙)的形状(诱人)的颜色
七、课文难点
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现在哪里?
景色奇异:黑暗的海底有许多闪烁的、带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海底不同的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千奇百怪;海底有多种颜色和形态的植物,这些都让人感受到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物产丰富:海底动植物资源丰富,还有丰富的矿藏,这些都说明了海底还是一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八、课内解读
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多个方面描绘出了一个“景色各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激发了我们热爱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九、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属于一篇科普小品文,作者用丰富多彩的语言、灵活生动的形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海底的光线、声音;海底的动物、植物以及海底矿藏几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海底世界的奥秘。《海底世界》作为课文,编选在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承载着“渗透科学精神”的人文主题,其教学要素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二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基本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并具备了初步的默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由段向篇”“由部分到整体”的读写训练还需要循序渐进地实践。《海底世界》的前一课是《我们的奇妙世界》,学生已经对“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有基本正确的认识了,有了课文探究的简单体验,这是进入新学习旅程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计划
基于以上解读,教学《海底世界》,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宁静”“迅速”等词语;积累生动的语句。2.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3.在阅读中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妙,渗透热爱自然、乐于探究的教育。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此课教学,第一课时侧重“读”,第二课时侧重“读写迁移”。
教学流程
下面我主要汇报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安排“四大活动”:复习巩固,承前启后;自主预学,理解内容;小组合作,整合信息;梳理收获,拓展延伸。
复习上节课所学,进一步扣紧单元人文主题切入课堂:“同学们,天空、大地隐藏着无用无尽的奥秘,同样,吸引我们的还有海洋。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海洋息息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去了解海底奇观吧。”然后借助课件,出示“自主预学单”,主要围绕“读通课文,理解内容、梳理结构”展开初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读书、思考、质疑空间,为进入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小组合作,整合信息”是课堂的主体活动,主要安排三个层次:第一,从2-6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研究这个自然段主要是从哪一个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写出了什么特点。第二,赏读精彩的句子,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以及说话练习等形式,积累这些句子并充分体会海底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有趣!第三,引领小组发现每个自然段的“构段”特点:开头安排一个“中心句”,然后写几种有代表性的事物。如第三自然段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这句话,写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是怎么活动的。最后组织交流汇报活动,整合信息,使学生对全文形成整体认识。
“梳理收获,拓展延伸”的环节主要借助板书设计(展示板书)总结发现,系统所学。让郎朗读书声不断在课堂上回响,为下节课读写迁移做好铺垫。
结语
我知道教学计划比较理想,实际课堂上,既要根据学情落实预设方案,又要以学定教,灵活应变,注重生成。
附:板书设计
课文图解
同步练习
一、我能写词语。
jīròuhǎidǐ
()()
chángtúlǚxíng
()()
shēnsuōqièqièsīyǔ
()()
二、我会组词。
底()途()甲()肌()
低()涂()由()饥()
三、把画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海底植物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2.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不收费的长途旅行。()
3.海底真是个景致奇怪、物品种类多、数量大的世界。()()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伸缩(shuōsuō)
蕴藏(cángzàng)
旅行(nǚlǚ)
峡谷(jiáxiá)
海参(shēncān)
陆地(liùlù)
五、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2.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3.海藻的种类很多,有八千多种。()
六、选择合适的词语。
奇异奇怪
(1)海底真是个景色()、物产丰富的世界。
(2)桂林七星岩的钟乳石外形()
宁静平静
(3)海底是一片()的世界。
(4)听了老红军做的报告会后,我内心久久不能()。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
A.童话
B.诗歌
C.常识性课文
2.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是从()、()、()这几方面来介绍海底的。
A.地形
B.声音
C.植物
D.动物
E.矿藏
八、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几种动物。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
忽然—()
旅游—()
一般—()
(4)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我能写词语。
肌肉海底窃窃私语长途旅行伸缩
二、我会组词。
海底长途甲等肌肉
低头涂色由来饥饿
三、把画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差异2.免费3.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suōlǚshēn
cángxiálù
五、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1.列数字作比较
2.作比较
3.列数字
六、选择合适的词语。
(1)奇异(2)奇怪(3)宁静(4)平静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C
2.BCD
八、阅读
1.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
2.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
3.长途突然
旅行普通
4.旗鱼的背上长着一块长长的翅,就像一面旗。旗鱼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唯一的一种游动不是靠弯曲身体来产生动力的鱼!
课堂教学视频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卷下载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表生字汇总(注音+组词+造句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fz/1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