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植本章导读
本物种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Hance
壹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12~15m。树皮灰褐色,光滑,老时浅裂。冬芽阔卵形.先端尖,黑褐色.具光泽,内侧密被棕色曲柔毛。当年生枝淡黄色,通直,无毛,去年生枝暗褐色,皮孔散生。叶轴上面具浅沟,小叶着生处具关节。簇生棕色曲柔毛;小叶5~7枚,革质,阔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2~6cm,营养枝的小叶较宽大,顶生小叶显着大于侧生小叶,下方1对最小,先端渐尖、骤尖或尾尖,基部钝圆,叶绿呈不规则粗锯齿,齿尖稍向内弯,有时也呈波状,通常下部近全缘,沿脉腋被白色柔毛,渐秃净。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当年生枝梢,长约10cm;苞片长披针形,长约5mm,早落;花梗长约5mm;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花萼浅杯状,长约1mm,萼片三角形无毛;无花冠;两性花具雄蕊2,长约4mm;雌蕊具短花柱,柱头2叉深裂;雄花花萼小,花丝细,长达3mm;翅果线形,先端坚果长约1cm,略隆起;具宿存萼。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图.苦枥白蜡树
贰
生境分布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黄壤、黄棕壤等土壤上均能生长。
生于山坡、河岸、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叁
性状采制
枝皮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苦。
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采收:春、秋二季剥取,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图.秦皮
肆
功能主治
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具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之效。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声明:本文摘自《中国植物志》、第5版《药用植物学》、版《中国药典》,由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编校发表。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zz/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