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9184532.html救命,蔡依林的uglybeauty演唱会这舞台这舞美这服装,也太好了吧!!请再和小S来内地演一场吧,求求惹~
Jolin这张《UGLYBEAUTY》不必多说,就算是专辑中的无脑小情歌《脑公》我也听的开心甜蜜。可这么多年了,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呸》这张专辑。
我总是感觉,从《看我72变》再到《MUSE》里的大艺术家,都始终没有跳脱出工业化的流行套路,是在大多数听众的审美范畴之内,按照一般的创作作曲套路来写的流行,她的团队也确实写了不少相当hitsong的音乐,信手拈来轻而易举地将各种元素融合起来,xiaocaiyi,但依旧是有上限的感觉,保守地在安全领域打转,
但《呸》是让我第一次觉得蔡依林突破了华语流行乐的上限,虽然专辑中不免有流行曲目,可一整张专辑听下来专辑概念的前卫大胆、作曲上的不同凡响、编曲上的实验性创造性、歌词的敢写敢言都让人觉得蔡依林不在服务于大众的审美,而是跳脱出来树立审美的标杆。
实话讲,年我听这张专辑的时候,就一个感觉,编曲太神太特别了,从专辑开场曲《第二性》开始就已经震撼到我。alternativerock的底子再加上实验噪音摇滚,失真到刺耳的吉他也太过于重,重到狠狠的给了追求保守追求和谐美的华语流行乐里一拳。
不仅如此,更神奇的是,这首歌音乐动机就一个和弦,动机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是清音吉他不断扫的旋律,基本上就是这一个主核心,然后就是密集的鼓点,几乎没有出现hihat和其他大镲片,全部都是增加庄严、雄心音乐氛围的地通和底鼓的声音,可越是简单就越是拳拳到肉气势磅礴,力量感极强。
而在这种硬硬的听起来相当之重的beat之上,人声旋律线的音乐基调却很有大利底亚、弗利几亚音阶等浓重的异域色彩,柔美又妖冶,如此的张力感!再想想这首歌的音乐概念,陈绮贞取材于《第二性》这本关于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书。蔡依林的人声作为女性美丽而弱势的一面,音乐本身代表着女性充满着欲望充满着兽性的一面,制衡男性牵绊住男性的雄心,简简单单的动机能量却这么大。
主打曲《Play我呸》应该算是本张专辑的神曲之一了吧?换了hiphop制作人就是不一样,不仅vocal上蔡依林有大段的说唱verse,beat上的制作也更说唱了。这首歌甚至让欢欢想起年M.I.A姐姐的《DoubleBubbleTrouble》这首歌,同样有EDM元素和trap元素,同样的funkcarioca元素,同样脱胎于hiphop,同样大量的切片采样和loop。只不过一个更世界音乐,一个更流行一些,但都是让人耳目一新。
刚在《第二性》中展示女性的柔美和雄心这样多样的视角,下一首《Play我呸》就拉起嘲讽腔,不仅调侃男女两性相互的刻板审美和印象,也调侃了现实社会中各种“存在主义”现象,就完全是《第二性》的具体展开,各种魔幻荒谬但又真实的现实被写在歌词里。但是不好意思,脚淋本淋人淡如菊气质甩这些荒谬几条街,管你是什么牛鬼蛇神,在老娘眼里都是个呸惹~
管你小众大众我呸
管你是小清新是重口味我呸
管你是哪一类甲虫
我呸我呸都呸都Play
到了《唇语》,本质上还是在讲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跳脱出来站在第三视角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存在来讲述歌曲内容。这首歌里的特别有趣的观点是,如果不可避免的和男性牵绊,那就像只猫咪,以退为进,让他们爱上不可触碰的美丽,描绘得相当勾人~
依旧是没有丧失掉贯穿在整张专辑中的女权主义,避免男人对于女人的歧视和残忍,在爱情中索性就占据主动权,做一个不论“战略”是什么永远不被动的蛇蝎美人(这首歌的MV也是真的蛇蝎推荐大家去看看,挺有趣)
这首歌的编曲也很妙,老实说,就是成人ballad+trip-hop的编曲方式,但整体音乐氛围相当好,因为小调和弦乐团的出现优雅之余又尽显暗黑,而且咬字上也加重了气声的运用,若离若离感直接拉满,整首歌对美的把控相当到位。同时在充满着创新意味不同凡响的上半张专辑中,能有一首这样注重旋律本身和vocal表达的歌曲是相当调节听感的。有趣的是,非主打的《唇语》还得了金曲奖的最佳单曲制作人奖。
这张专辑也并不是没有流行,年正是电音作品遍布Billboard榜单之时。和母骡(安室奈美惠)合作的《ImNotYours》就是一首dance-pop为底元素的流行dubstep+EDM电音作品。
能够邀请母骡是完全没有出欢欢所料,听J-Pop的各位应该知道,母骡年回归专《FEEL》里收录的《HEAVEN》就是当红DJZedd给做的beat。
feel专,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在网易云上听到?
而且当年也确实是电音作品非常之吃香,A妹也在年和Zedd合作了一首《breakfree》,蔡依林在当时代表中国台湾其实已经很超前了。但欢欢说实话,这首歌就是流行电子的水平,好听但是现在听来cliche了~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的是,蔡依林在电子舞曲这一块儿,话语权很大,另外母骡在这首歌里唱的中文也很让人惊艳,有内味儿了(nanana的时候就又是母骡本骡了)
确实,下半张相对上半张来说也是更加偏女性了。
还记不记得《第二性》里的摇滚元素?其实也是这张专辑音乐元素中重点强调的,本张专辑中的《自爱自受》也是一首softrock+pop的结合。韦礼安给写淋淋的这一曲真是让人回到了s,那个大街小巷都是洪水猛兽般的台湾音乐的黄金时代。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台湾音乐从年就逐渐flop掉,蔡依林是一直有扛着这面旗,《自爱自受》这一曲完全可以说明。可就算是pop+softrock的融合,但也没有落入俗套,整个旋律织体的编织都非常讲究,鼓、synth鼓、两把吉他、贝斯、合成器等等这些真实配器填满每个声部,尽管是“soft”也没有做的特别弱,柔软中带有力量,也和《第二性》的音乐概念有呼应到(另外一首直接在歌名上有所呼应的是《第三人称》,同样也是以流行摇滚为底的成人ballad)
柔软的力量也倾注在了《不一样又怎样》,格外的点本张专辑的音乐概念,歌词第一句就在为同志发声。
其实音乐本身已经不在专注于女方和女方了,而是这世间的所有不一样的恋爱,甚至都不拘泥于恋爱,而是所有不一样的人生。所有不一样其实都一样都normal都有血有汗,呼唤着,呐喊着,在不要党同伐异之上,需要大家共同的坚定意志才能实现。
而这份坚定在音乐本身的表现,和intro曲《第二性》一样,简化beat的旋律线,加重鼓点和低声部的输出,非常之坚定,就算人声温柔纤细,也阻挡不住的不屈服,再加上backingmusic里的弦乐又增加了一份肃穆和宏大。
光是音乐本身就足以惊艳华语乐坛了,直接树立了一个审美标杆出来,再加上内容的深刻早已不拘泥于男女情爱,关于爱这种信仰全被她唱进歌里。大胆、前卫、新颖,六年前的音乐现在来听也都是新鲜不过时的,《呸》还不是神专吗?
(说不是的,翻个大白眼给你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wh/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