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深海采矿对海洋中层水域具有潜在威胁


年8月14日,《纽约时报》(NewYorkTimes)刊登了美国蒙特利海湾水族研究所(MBARI)与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研究人员共同撰写的关于深海采矿风险的社评。文章指出了深海采矿对生活在海水水面以下约米至海底的中层水域动物的潜在影响。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大部分位于深海海底的平原。金属结核矿床和热液烟囱中贮存着宝贵的工业贵金属,其价值预计数十亿至数万亿美元。因此,世界各地的采矿商对此趋之若鹜,并且声称深海采矿比陆地采矿更可持续,危害更少。但是,深海并不是人们一度认为的没有生命存在的荒原。近几十年来的探索发现了数千年的珊瑚,可以用于癌症和传染病治疗的微生物以及可以帮助科学家探寻地球生物起源的巨大的热液喷口。因此,深海采矿的挑战不仅在于发现矿产,同时要以对海洋环境损害最小化的方式进行开采。

深海生物学家最初认为,深海采矿所产生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海底。但是,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采矿作业将产生明显有害的影响,而这不仅体现在海底,而且贯穿整个深海水柱,即海洋表面以下约英尺延伸至海底的采矿作业区域。对于中层水域动物而言,深海采矿的问题在于“脱水羽流”(dewateringplume)。金属结核从海底凿出以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海面的船上。矿物运走后,含有淤泥及有毒物质的液体重新进入海洋,这一过程被称作“脱水羽流”。在这个过程中,质量较重的颗粒沉入海底,但在下沉之前必须经过数千英尺的中层水域。另外,细砂随洋流漂浮数月,流至数英里以外的地方。显然,这种漂浮在海面的羽流将对开阔水域生态系统产生重大且复杂的影响,并波及全球范围。根据预测的排放速度,一艘采矿船每天排放万—万立方英尺的污水,足以装满15英里长的油罐卡车。现在,这一过程将连续进行30年,即采矿租约的期限。最重要的是,这些沉积物羽流不受采矿许可所划分的边界限制。例如,库克群岛周围建立的监管缓冲区仅覆盖了50海里,不足以保护当地的珊瑚礁、渔业和旅游业免受不断增加的沉积物的影响。

可开采矿物在深海的形成和积聚速度极为缓慢,其生长速度为每百万年生长几毫米。一个网球大小、由珍贵的稀土金属组成的海底结核寿命可能超过万年。尽管年后,生态系统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恢复,但矿产资源永远无法替代。采矿活动为当前的消费者提供了服务,但把环境问题留给了子孙后代。很关键的一点在于,采矿影响的评估过程缺失了对海洋本身影响的评估。此处的海洋不仅是海底,更包含了海底以上的海洋系统,即平均深度约英尺的海水,其深度是美国大峡谷最深处的2倍,并且包括地球上90%以上维持生命所需的栖息地。这一深海中层水域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并在许多方面与人类息息相关,包括微生物、蠕虫、胶质动物和巨型乌贼。数十年的深海科学表明,深海生物的适应能力使其特别容易受到采矿活动的影响。许多深海动物以海洋表面飘落的小颗粒为食。这些滤食动物不仅限于蠕虫和蜗牛,还包括吸血鬼乌贼和樽海鞘,一种30英尺长的胶质动物。消耗海洋表面颗粒的活动有助于碳从大气到海洋深层沉积物的流动,进而帮助调节地球气候。

从采矿活动中获利的公司和机构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亚洲。它们与受采矿影响最严重的小岛屿国家在地理、政治和经济上相分离。尽管政府领导人可能希望通过采矿活动获得经济利益,但承担后果的往往是那些在重要决定上没有发言权的岛屿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

长久以来,深海被视作遥远且基本没有生命的存在,同时能够源源不断地吸纳人类的污染。而实际上,这些深水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充满了多样性且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采矿作业必须减少对整个海洋系统的影响,而不仅仅对海底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mj/61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