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胜导演的新作《危城》上映在即,这部集结了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吴京几大硬汉男星,又有洪金宝任动作导演保驾护航的功夫片力作,讲述的是军阀割据时代的小城往事,「有强权,无公理」,从预告片判断,这部主打「人人是反派」的作品,有的是开创华语电影「新类型时代」的野心。
刘青云、彭于晏、吴京在《危城》中饰演的都是武林高手
军阀乱世、热血豪杰,这样的主题,已然并不陌生。这些年来,不同于传统武侠电影那刀光剑影的飘渺江湖,从黄飞鸿到叶问,从南拳到北腿,招招扎实的民国功夫片自成一派,所反映的不仅是快意恩仇的厮杀,更着眼近代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进程,并为其留下了灿烂的回眸与缩影。
李小龙《精武门》
说起民国功夫电影,首屈一指的当然是李小龙。全世界都有动作片,唯李小龙的助力,才让中国有了功夫电影。无论是《精武门》,还是《唐山大兄》,人们至今还津津乐道于,他砸踢「东亚病夫」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匾的一幕幕。
在电影中外忧内患的时代背景下,以一己之力「教训」外敌,为国人雪耻扬威,「李小龙模式」提供了标准化的功夫片故事惯有套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借由功夫拳脚,为中国代言,在招招打斗之中,不仅是为个人的身体找到出路,更是危急存亡的民族大义与国富民强的家国情怀的找到安放和排解。
刘家辉《黄埔滩头》
当这样的正义化身俯拾皆是的时候,惯于剑走偏锋的香港cult片始祖桂治洪,以年的电影《黄埔滩头》,讲述了同样是军阀时代的另一种故事:刘家辉饰演的码头工人林四海误打误撞,空有一身力气的小喽啰闯入黑帮,翻云覆雨,导演在作品中实现了两个突破,首先是坏人做主角,其次是火并戏不打——有人说这部电影取材的是冯玉祥的发家史,看起来是风云人物,却靠的是阳奉阴违与油腔滑调步步上位,有意淡化了英雄主义色彩,增添了诱惑连连的现实基调,不强调对错,将重点落实到「义气」之上。
三十年后,我们在姜文的《让子弹飞》中找到了同样的脉络呼应:当麻匪出身的张麻子摇身一变成为县长,这是一场土匪与恶霸的角力,夹杂着女色、贪婪与物欲,还有小人物独有的狡黠与幽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乱世出枭雄,他们亦正亦邪。
李连杰《精武英雄》
至于英雄的对立面是什么?是否一定是罪大滔天的恶势力?这样的问题,陈嘉上导演年的作品《精武英雄》就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向,「是否一定要死」?换言之,是否一定要像李小龙一样,把对方打死为止?
这部同样是脱胎于年《精武门》的电影,所描画的尽管依然是陈真为师父霍元甲复仇的故事,其中最为出彩的,却是仓田保昭饰演的日本黑龙会总教头一角,当他谈起霍元甲,总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意味,他遗憾两人「没机会较量一次」,提出「为武修为」,要参透武德,就需要领悟宇宙苍生。
金城武《武侠》
这样的道理,由站在「英雄」另一端的「反派」口中说出,别有一番风味。国仇家恨之余,更能彰显的是大时代下的人性以及为武的道义。所以在陈可辛的《武侠》中,若不是平凡生活被外村劫匪破坏,曾经的帮派二当家刘金喜,也不会重出江湖,隐姓埋名的他,已经厌恶了那诸多厮杀。
而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中,彭于晏饰演的黄飞鸿更直接被塑造成了一个「追梦的热血青年」——之所以与时俱进地推向自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mj/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