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80、90时代
选电影
就靠一张海报
四十年前的香港
市民要看一场电影
总需要千里迢迢坐到戏院里才行
没有Intagram、Facebook等社交软件以供广泛传播
电影宣传手段只靠在戏院门口贴一张不日上映的电影海报
那是一个“一张海报定生死”的年代
在那时电影在香港华语片是最辉煌的年代
在“一张海报定生死的年代里“
所有导演拍电影只求他画海报
因为没有人能画得比他好
“李小龙、成龙、周星驰、梁朝伟
周润发、许冠文、许冠杰”等
传奇明星都纷纷找他作画
他被誉为
海报教父
——阮大勇
76岁的他
今年四月份
荣获第36界香港电影金像奖
“专业精神奖”
那时候的大勇
无法事先看到电影的样片
只有通过剧照
了解人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抓出最精彩的人物神态
画出最符合电影又最吸引人的海报
那时候
《天才与白痴》是他画的第一幅电影海报
通过采用了幽默夸张的画风
展现出许氏兄弟最幽默精彩的一面
阮大勇的画画风格,四个字形容——鬼马精灵
周润发
周星驰
李小龙
伍迪·艾伦
梁朝伟
张国荣
等等人物
别树一帜的Q版画风
成了上世纪70、80、90时代的回忆
天才与白痴大卖之后
迎面袭来许氏主演《半斤八两》
便毫无悬念找大勇画电影海报
这也是他第二张海报工作
年上映的《半斤八两》
首轮公映狂收港币万
折合人民币70多万
成为了香港喜剧的划时代作品
她的海报收入也高达港币
要知道
在当时一瓶矿泉水不到1毛钱一瓶
吴宇森找他:
周星驰找他:
成龙找他:
麦加找他:
▲据说此张是阮大勇最喜欢的作品。
黄百鸣找他:
他善于把人物加以夸张
鬼马精灵、不失精准
有着梵高、毕加索的画风
画面兼具中西视觉美学效果
搭上吸睛的字体
没进影院就已被逗笑
坚持不懈的努力
扎实深厚的功底
永于突破的创新
几乎所有海报
承包了嘉禾和新艺城
这两家影业巨头
李小龙威猛的神态和肌肉走向
每一张都必须负责到底
肌肉的细微变化都不能放过
后来公认画李小龙传奇人物
阮大勇是当今画李小龙最传神的人,别无他选。
唯有画画是他最开心的事
毫无邪念的野心
一心只想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甚至没有保留原稿
因为不会把它们看得多么珍贵
三十多年过去了
他创作超过张海报
每一张都是绝佳作品
但
技术再怎么变化
人们还是敬仰的
用手绘制出一幅幅精彩逗逼的插画封面图
生活中他十分低调
除了作画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的应酬或宣传
在香港电影由盛转衰之后
他放下手中的画笔,随家人移民新西兰
直到太太去世,独身一人的他才重新拿起画笔
生活就如此简单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简单快乐为好
文末可以发表您的留言!会上精选哦!
文章源自网络,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铅笔WE课年第八期课程,5月14日开课!
阅读原文进店逛逛哦!
学画画,加老师
赞赏
长按什么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mj/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