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再度震惊,同一篇文章发两个杂志这次是中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昨天我们报道了不同作者的两篇几乎完全一样的SCI论文,大家普遍怀疑这是黑心论文公司一文两卖。还有读者告诉我们,不光是SCI,在中文期刊里,论文重复发表的现象也有不少,今天再来看两篇“双胞胎”文章……这一次绝对不可能是翻译公司背锅了。

查中文文章当然是用中国知网了,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刘永国发表在《四川医学》期刊上的“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观察”;还有一篇同样是在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姚华雄等发表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的“TACE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研究”。

光名字相似也没什么,用“TACE”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能找到好多题目差不多的。看是否有猫腻关键还是内容和数据。

我们把文章下下来后,第一眼就被雷到了,两者的摘要,除了一文用了“治疗组”一文用了“观察组”,其他的一字不差。

接下去看关键的文字、数据和结论。

1文字

两者的背景介绍区别不超过5个字,资料与方法中也只有年份不同,还都是10月,后面就不细究文字方面了,99.99%都是一样的。

2数据

两者的有效率、死亡数、不良反应都完全一样,数据是巧合?还是人造的?那就要问当事人了。

3参考文献

这波操作也是没谁了,不仅是正文存在惊人的相似,就连最后的参考文献都是完全雷同!难道不知道知网有引文网络吗?不怕被读者链过来?

☆☆☆

至此,两篇文章确认双胞胎无疑,至于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外乎像昨天说的,好的情况是两方作者有一方是真的做了这项研究,但在论文接受前被另一方作者不知道用非正规的手段拿到了,然后投了别的期刊,并且接收了。只要一方能够提供详实的研究原始记录,便能自证清白。

实验的原始记录是极其重要的,是证明你实验全程的原始证据,不是说文章投稿邮箱,几张处理完的数据图片就能证明自己无辜了,只有证明研究过程的全流程记录才能验证真实性,这是国际惯例。

当然,另一种情况是,两方作者都没做这项研究,完全是向第三方公司买的论文。这种情况下也别考虑数据真实性的问题了,能一文两卖的论文公司,难道还会严谨做研究嘛?

目前两篇文章已经被引了23次,不知道有多少后续研究者发现了问题,但除了会心一笑,都选择了听之任之。问题数据可能让其他作者得出错误的结论,造成研究资源的浪费。

昨日文章的留言中,一些朋友抨击了医生职称评审对论文的过度依赖性,临床医生买论文似乎客观上是晋升制度逼的,但这样的观点忽视了主观选择的决定作用。

同样的制度下,依然有踏踏实实做科研的医生,对他们来说,与买论文的人在晋升中PK显然极不公平。

买论文是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无论客观理由是什么,失德便是失德。

卖论文不仅是道德问题,国家已经有文件了,参与论文代写的写手们可取消学位,进行论文买卖的公司可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只是目前还没有杀鸡儆猴的案例,效果暂不能评估。

只要有想买的,就一定会有敢卖的,无非价格问题。

曾经的恶,要用长期的噤若寒蝉,诚惶诚恐来偿还。

酸菜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jt/85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