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华语男演员里,冯小刚是最闪亮的星


圈里和冯小刚亲近的,都叫他一声“二马爷”。

这个外号来源于老舍的小说《二马》,王朔起的。

△陈道明演过同名电视剧

朔爷叫起来的这个外号,起因是他看到了小刚追求徐帆。

《二马》小说里,一对儿马家父子,追求了两个洋妞,想尽办法,差点就成了。

朔爷感叹小刚对徐帆的死缠烂打,又加上点嘲讽意味,二马爷的外号就叫开了。

△年轻时的靓女徐帆

但提起冯小刚,更多人都会叫他一声“六爷”。

这个外号起源于年他出演的电影《老炮儿》,该片给冯导带来了一座金马影帝的奖杯。

△拿了奖也不开心的六爷

《老炮儿》里的冯小刚,大冬天穿一件皮夹克,下巴上有青色的胡茬,说话慢条斯理。

他左兜里装着点五中南海,右兜里是56度的扁瓶红星二锅头。

他斜着眼睛看人,到哪儿都是混不吝,一句话不对付,他就要和你较劲。

只要他觉得自己有理,他会和你死磕到底。

△死磕的六爷,狠不狠?

在表现六爷这个角色时,冯导最常用的表情就是闭紧嘴,从鼻子里长长出一口气。

这其实和现实里贫嘴的冯小刚截然相反,正所谓狠人话不多,会咬人的狗不叫。

小刚的灵魂里有太多市井生活的底子。

他清楚胡同里的老大哥,耍嘴皮子成不了事,遇到难题,闭嘴深呼吸,然后就是俩眼一闭,刀来刀去。

△六爷的眼神里有刀光剑影

《老炮儿》,可以说是作为演员的冯小刚厚积薄发之作。与当导演相比,我一直都觉得小刚在演员这条路上,被深深地耽误了。

在小刚的演员履历表上,他最广为人知的早期作品是《编辑部的故事》。

他在里面出演了一个业余天文爱好者,以为自己发现了彗星要撞地球,赶紧跑《人间指南》编辑部里宣告这一重大发现。

△其实《人间指南》不仅管人间,还管宇宙

剧里的冯小刚,挎着一个黑色的电脑包,长袖套短袖,还得敞着怀,露出文化衫的艺术图案。

说话前,先得把双手举在半空中。他嘴里蹦出的每一个字,都得瞪大了眼使劲往外蹦。

这是典型的煽动者派头,现在的民间科学家们,谈及地球是平的时,也会这样张牙舞爪。

△和葛优相比,那时的冯小刚还算风华正茂

《编辑部的故事》之后,小刚又出演了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小刚戏份不多,但每一场戏,都可以作为北影表演系的范例。

冯小刚扮演的胡老师,上课时写板书,写到书名号,还要用手指肚擦去多出来的一撇。

这是多么入魂的塑造,一个酸腐的中年教师形象,油然而生。

△注意右侧书名号下面,还有小刚擦去的痕迹

《阳光灿烂的日子》,证明了冯小刚是华语男演员里,台词功底最好的一个。

他在戏里讲课,抬头说一句“何为尼布楚?”纪连海就上身了。

何为纪连海?

那就是站了讲台好十几年的老教师气质。

△纪老师和冯老师相似度80%

被学生戏弄,被人往帽子里塞煤球后,胡老师发怒就是拍桌子,大喊两声“这是谁干的”。

第一声字正腔圆。

第二声就要在“这是”和“谁干的”之间拉长音,并最后再强调一句“谁干的”。

随即拿起讲义使劲一摔。

这种外强中干,在之后和跑掉了鞋的坏学生正面刚时,挥洒得淋漓尽致。

△冯老师这顶帽子其实蛮潮

上一句还怼让他递鞋的学生“你拉完屎,难道也要老师给你擦屁股吗?我给你穿上得了!”

结果下一句就因为学生的威胁,变成了“啊?你还能把我怎么样?你不要来这套恐吓讹诈,你回来,你回来,难道你会叫人打我吗?你扎我的车胎,你暗害我不成吗?没人稀罕你这只破鞋……”

这两句话,上一句在“擦屁股”的“擦”上拖了长音,下一句在“暗害”上拖了长音。

每句话都重点明确,光听台词,胡老师就惟妙惟肖。

△姜爷在冯老师面前,也得毕恭毕敬

最神来之笔的,是上厕所时,他在马小军的望远镜里一哆嗦,出了厕所,又拿尿完尿的手和人家女老师动手动脚。

就这一哆嗦,胡老师讲台上的装腔作势自动龟裂。

他就不再是冯小刚演的胡老师,他这就是中学里最普通的闷骚历史老师。

华语电影演员里,就这一哆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你看冯老师这个投入的劲头,一笑入魂

如果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冯小刚演技小荷才露尖尖角,到了王朔挂名导演的《我是你爸爸》,冯小刚演技已臻化境。

《我是你爸爸》的故事非常日常,也非常简单。

就是胡同里的一对单亲父子,儿子叛逆期,在学校到处惹麻烦。

爸爸则人到中年,事业爱情都到了瓶颈,对儿子教育也束手无策。

△儿子,你当我爹得了

父子俩互相较量、互相伤害,最后两败俱伤。

△儿子还给他爸找了个后妈

小刚自己出阵演了爸爸。这部电影我是中学时看的,现在都对爸爸的几个片段记忆犹新。

好的演员,对细节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

片中爸爸大夏天的,拿个毛巾擦身上的汗。

擦完脸,他把毛巾伸进裤裆里兜了兜。

这个动作细节非常真实,一个自己带孩子的胡同老爷们,在家光个膀子擦汗,一个毛巾又擦脸又抹裤裆,晚上洗脚还擦脚,脸盆当脚盆。

△真男人,不拘小节

另一个片段,电影里冯小刚儿子老被胡同里的小痞子欺负,他豪气万丈去找人家算账。

看到小痞子和一帮兄弟在路边杵台球,他拿起一个蜂窝煤走上去,然后绕了一圈,离人家好几百米时,把蜂窝煤往地上一摔,告诉儿子咱们他妈算了。

△画质感人,爸爸的勇气也感人

在冒着热气的铜锅前,马林生先是摆起了当爹的谱,但儿子不买账。

马林生又礼贤下士,和儿子称兄道弟,让他喝酒,还给儿子递烟。

△来,咱爷俩一起抽

在腾腾的水汽和涮羊肉的香味里,面对儿子,作为工会主席的马林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都叫儿子爹了。

马车还是不为所动,马林生还能怎么办?

起身结账,回家睡觉。

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冯小刚赋予了马林生一种天然的仪式感。

他是车间工会主席,最会干的事就是浮夸地把问题放大。

在他帮儿子写检查的戏中,他沏茶放歌,写几笔就要做指挥家状陶冶一下情操。

△这个劲,你在家摆摆,特别难拿

马林生是在享受这种虚空的力量——与之对应的,是在现实的重击面前,他对自我最大的安慰,就是翻开马车的抽屉,拿出一件件儿子的玩具,然后对着玩具

“工会主席马林生的四居室为什么还不分到他手里”,

“公安局吗,请你们立即逮捕马车同志”。

△这个玩儿子玩具的片段,和《阳光》里姜文玩他爸玩具形成了映照

《我是你爸爸》之后,冯导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导演上,大概表演这个事对他来说,太没有挑战性。

客串《功夫》里的鳄鱼帮老大,冯导的精湛演技几个动作就淋漓尽致。

△冯导的一嘴坏牙抢了戏

走路上摸摸小蜜的屁股,站警察局门口装腔作势喊一声“还有谁”,鳄鱼帮老大的猥琐和滑稽跃然银幕之上。

之后他被斧头帮劈断腿,趴在地上求饶,你会觉得顺理成章,傲娇与软弱的转换,流畅至极。

年冯导客串的《让子弹飞》,他不用说什么,对着火车里的火锅张大了嘴唱两句,就是活脱脱一个惊叹号。

△真·人工惊叹号

姜文怎么评价小刚的演技?

说他有股子盘核桃的油性。

说白了,就是夸小刚演戏早已自成一派,圆润通透。

作为导演的冯小刚,一直都对电影奖项,尤其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充满了饥渴。

和他同时代的艺谋啊、凯歌啊,都有三大电影节的奖项加持。

而小刚获奖的电影,都是二三流奖项。什么塞巴斯蒂安、开罗电影节,小刚拿了奖,心里有一半是心酸。

△这三人坐姿,就冯导最质朴

至于平壤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还有什么意大利乌甸尼远东电影节、塞班国际电影节,小刚都羞于提及。

他这几年从《夜宴》开始,就憋着一股劲。到了《芳华》,三大电影节的领奖台上,还是没有他。

作为看客,我都觉得他都这么努力了,三大电影节太不给我们小刚面子。

△年,拍《大撒把》时,小刚就想站在领奖台上了

鄙人不才,曾夹在一群人里,和小刚喝过一次酒。

他叫别墅里的私人厨子做了炸酱面,就着茅台,他问过身边人,“我是不是不适合拍电影”。

当时在场的我。看着小刚一脸忧愁,拿烟的手都在颤抖,我真想劝劝他:

六爷,你要是好好演戏,早就戛纳影帝了!

△冯导其实现在更爱喝热水

六爷能不能上三大,就看你们点不点在看了。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jt/83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