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家方方引起的讨论很是激烈,不少家人、校友群都吵翻了。
她老人家这个春天舌战众人,比王大姨收租可热闹多了,弄得我这个主要研究文娱八卦的人也跑去网上看了看各路观点。
老实讲,我很理解网上的争议。个人立场嘛,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一些情绪过激的人说方方给西方世界递刀子,要对她“喊打喊杀”。对此,我有点无法理解。
当下的情势让我想起一名好莱坞华人女星。当年,也有人说她给西方世界递刀,递的还是一把屠龙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人眼里,华人长什么样?眯眯眼,眼角高高吊起,最好再来点雀斑。这个刻板印象的源头,跟一个人脱不了关系——黄柳霜,好莱坞第一个华人影星。
年,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似乎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就在这一年,遥远的大洋彼端,洛杉矶中国城,黄柳霜出生了。在那个“黄祸论”横行的年代,在白人眼中,华人落后、野蛮、邪恶、残忍,没有基本的伦理道德,无法被“净化”,只适合被消灭。黄柳霜和姐姐在学校读书,后桌的小男生为了试试看华人有没有痛觉,拿图钉扎她。黄柳霜穿上厚衣服,他就带来更长的钉子。到最后,黄柳霜穿了足足6件衣服。黄柳霜就在这种卑微又惊恐的环境中成长。黄家做洗衣店生意,小小的黄柳霜和姐姐经常拖着一包包衣服,在白人社区和唐人街隔开的山上来回穿梭。9岁那年,黄柳霜给客户送衣服时得到一笔小费,看了有生以来第一场电影,从此世界改变。人生的际遇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因为一次跑腿,灰暗的生命里多了一抹亮色去追逐。她再也无心上课,总是溜出去,拿午餐钱去廉价电影院看电影。她第一个见到的明星是阿尔·玛鲁本斯,第一个粉上的影星是露丝罗兰,第一部沉迷的系列剧是《宝利娜历险记》——因为这部剧里有一个角色设定是华人。这个名叫吴芳的角色凶狠、歹毒、贪婪、愚蠢,你能想到的负面词汇都可以放她身上。在白人的臆想中,华人就是这个样子。面对白人汹涌的恶意,黄柳霜却满是惊喜,既然角色是华人,那为什么不可以找华人来演,比如说我。黄柳霜对着镜子排练电影中的桥段,没有观众,她演给自己看,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嚎啕大哭时她还给自己设计了动作。一家人漠然看着她作妖,懒得搭理。连小孩都知道,华人是不配演电影的。橱窗中影星们的海报令她心驰神往,她满心幻想,每日做着美梦,手被父亲抽肿了,还是死性不改。14岁那年,又一部侮辱华人的电影拍摄,为了显得真实,影片中需要个亚裔临时演员,与黄柳霜相熟的导演推了她过去。黄柳霜微不足道的登台亮相,淹没在个黄色面孔中。很多年以后,黄柳霜依然记得她第一次表演。她不无得意地声称:我一点也不恐惧,因为在这以前每一天我都在演练。“当我演出的时候,我有一种绝妙的感受,就好像我只是在饰演我自己一样。”终于等到莲花般的17岁,黄柳霜在《海逝》中悠悠绽放。《海逝》剧照黄柳霜一身传统的女童服饰,齐齐的童花头稚嫩无比,她梨花带雨的哭泣勾动无数人的心肠。与黄柳霜惊人的天分相比,男主卖力的表演格外相形见绌。《海逝》火爆非常,黄柳霜的演技收到很多赞誉,《纽约时报》甚至声称:柳霜应该不断出现在银幕上。当时,白人的世界怎么容得下一个华人,《鎏金电影》拟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黄祸——中国人杀入演艺圈。黄柳霜终于搭上星途列车,闯入群星璀璨的好莱坞。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黄柳霜成了白人看中国的一面镜子,但她自己浑然不觉。薪资比白人少一大截,而且只能拿到一些不光彩的角色,诸如情妇、女奴、舞女之流,在当时的西方人眼里,中国女性只配干这个。黄柳霜不在意这些,只知道自己距离电影梦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一天终于来了。《巴格达窃贼》中,黄柳霜出演一位背叛女主人的蒙古女奴,戏份很重,是二号反派角色。《巴格达窃贼》剧照她为自己设计了厚重夸张的额发,再加上眉毛狭长,眼角高挑,嘴唇饱满,看上去妖艳无比。导演为了迎合白人胃口,为黄柳霜精心设计了一个十足香艳的特写:近乎全身赤裸,一条毒蛇盘桓,舔舐她丰腴的大腿……《巴格达窃贼》火遍全球,在此后的很多年里,黄柳霜都以妖艳中国娃娃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自然而然,这个角色招来了国人最严厉的抨击,罪名极大:不过派她做做赤身裸体翘着臀部大磕其头的女奴。毁坏自己民族的难以宽恕的罪过。因为惯演作践华人的片子,亦出了名了。可见流芳虽能千古,遗臭亦足以万年。黄柳霜写真此等罪愆,黄柳霜一一承受了,只有一点必须澄清,她从未“羞为华人”过。黄柳霜也曾试图补救,她多次声明,无论我饰演的角色有多么的坏,都不代表中国人的全体,希望大家不要误会。可这样苍白的辩词,西方人不在意,华人不接受。黄柳霜也曾努力过,她一力促成《丝绸之花》,用足足八盘胶卷拍摄中国人积极生活的一面,想“改善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的恶劣形象”,可惜电影根本没能上映。我想我之所以离开美国,是因为我死过太多次。可怜巴巴地死去好像已经成了我的绝活——黄柳霜年,23岁的黄柳霜毅然离开好莱坞,前往大洋彼岸的德国。这不是一般人会做的选择,从来只见演员投奔好莱坞的,没见有谁从好莱坞往外跑的。可黄柳霜从来就不是一般人。她很擅长利用自己的优势。黄柳霜学会一口流利的德语,穿短裙,抽纸烟,开轿车,走在时尚的最前沿,以光鲜靓丽的东方形象出入剧院和歌剧院,很快就受到知识精英圈的瞩目。出演的电影大火,黄柳霜乘胜追击,几十张穿着多样,姿态各异的黄柳霜明信片发行欧洲、俄国、中国。在德国家喻户晓后,黄柳霜迅速转战法国、英国,霸占当地的娱乐圈头条。很快,整个欧洲都知道,有个时尚的中国女人名叫黄柳霜。这个美艳的东方少女炙手可热,她的直发,她的红唇,她细长的眉毛和华丽的服饰,成为争相效仿的对象。少女们把脸涂黄,剪齐刘海,“黄氏发型”风靡一时。黄柳霜成为引领时尚的翘楚,凭借罕见的东方面孔,迅速在这片新天地上风生水起。让她在影史留名的作品《唐人街繁华梦》就是此时诞生的,这是默片时代最后一部经典。《唐人街繁华梦》剧照看起来对华人友好多了,可真的是这样吗?银屏上,黄柳霜依然得不到情人的一个吻。黄白之吻大逆不道,这是原则问题。三年后,黄柳霜在派拉蒙的邀请下,携巨大的声望回归美国。她以为她成功了,却发现,角色设定依然如故。看人下菜碟是本能,国家也是如此。没有强大的祖国后盾,个人的努力只能淹没在洪流中。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的偏见,做不到的。黄柳霜满心疲惫,曾经对记者声称:我已经厌倦了我不得不饰演的角色,为什么银幕上的中国人总是恶人?而且是很残暴的恶人——嗜血、阴险、蛇蝎心肠。我们中国人不是那样的。我们拥有比西方文明古老很多倍的文明,怎么会那样呢?同胞们怎么说?中国媒体选用了这样的头版标题:派拉蒙又用黄柳霜来羞辱中国了!《龙女》剧照仿佛又回到了原点,自己所有的努力就像一个笑话。西方人歧视,华人不接纳,从来没有改变过。年,米高梅准备把赛珍珠的小说《大地》改编电影,黄柳霜看到了希望。赛珍珠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她生于中国,前后在中国待了40年,知道中国真正的样子。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诉诸笔端,讲述淳朴、勤劳而又饱经苦难的中国农民,用真相戳穿傲慢的“黄祸论”。黄柳霜在好莱坞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演了这么多美国人设计出来的、虚假的、供人意淫的妖艳娃娃,终于见到真正的中国人民形象,她激动得流下眼泪。黄柳霜看过《大地》,她能触摸到阿兰的灵魂温度,她从来没有如此渴盼过一个角色,她要为自己正名,为中国人民正名。赛珍珠也极力劝说电影公司使用华人演员,可公司高层最终还是把男女主角色都给了白人。电影确实很优秀,女主还凭借这部片子拿了奥斯卡奖,可惜跟华人没什么关系。《大地》海报黄柳霜没有资格演中国人,因为她是中国人。现在看来十足可笑,反驳种族歧视的电影,本身就是种族歧视的存在。这次争角失利,给了黄柳霜致命一击。9岁那年她眼中绽放的花火,熄灭了。年,黄柳霜给自己31岁的生日礼物是一趟旅行,回归中国的寻根之旅。临行前,黄柳霜满心忐忑,她知道自己在中国的风评极为恶劣。她在信中讲述自己对中国的期许:陌生的国度,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正在回家。一年前,影星阮玲玉自杀,留下一句“人言可畏”。一年后,黄柳霜携满身非议而来。有记者当众诘难:为什么在美国出演有损华人形象的影片?黄柳霜回答:那不是我的选择,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其他演员去演,而我会失去仅有的那一点“中国人演中国人”的机会。接下来的时间,黄柳霜用近乎狂热的方式表现她对中国的热爱。她只会粤语,就努力学习国语。她收集历史题材的剧本,预备搬上伦敦、巴黎、纽约的舞台。黄柳霜在中国呆了九个月,她把一生的根留在了这里。回到美国后,她兴奋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在中国度过了最不可思议的一年,我首次探访我的祖国。”她描述中国女士:穿着漂亮的旗袍,看上去既端庄又靓丽。黄柳霜旗袍照在影片的选择上,黄柳霜也慎重许多。她穿起长裙,不再在银幕上裸露自己的身体。她终于知道,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哪怕能改善一点点中国人的形象,也是好的。中日战争激化,黄柳霜积极投身援华活动中。她四处奔波,为援华联合会筹集善款,号召为中国捐献紧缺药品,她把所有礼服义卖,一分不留全部汇回中国。黄柳霜甚至脱离制片公司,为自己选择了一部电影《轰炸缅甸》——这是一部抗日宣传片。《轰炸缅甸》剧照这部电影在美国口碑一塌糊涂,被《纽约时报》称为废品。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惨痛,局外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她成为真正的中华女儿。如她自己所说:虽然像父母一样在美国出生,但我却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比任何时候更中国。年,宋美龄访美,成为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第一位华人,她的美貌和优雅在美国掀起“宋美龄旋风”。好莱坞为宋美龄的访问做足了功夫,专门举办一场位影星的茶会和位名流的派对。好莱坞唯一的华人女星黄柳霜却被拒之门外,宋美龄点名不要见她,唯独不见她。不知道当时的黄柳霜是何等感受,或许早已习惯,黄柳着霜,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很多年以后,黄柳霜的姐姐黄露露接受采访时说,她的家庭以黄柳霜为耻。的确,黄柳霜无法成为他们的骄傲,她甚至称得上华人之耻。黄柳霜兄弟姐妹八人,除了她,都接受良好的教育——用她挣来的钱。他们都拥有优渥的生活和灿烂的未来,黄柳霜回归孤寂。年,黄柳霜因肝硬化不治而亡,终年56岁。她葬在母亲墓边,坟头空碑无一字。繁华落尽这一生,终回到母亲身边。黄柳霜刚踏上星光之路时,母亲就苦口婆心劝说,每拍一次电影就掉一次魂。似乎是谶言,黄柳霜的灵魂在电影中一次一次被践踏,灵魂愈高贵,愈痛苦,不要也罢。 刘玉玲好莱坞留星年,霹雳娇娃刘玉玲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星,她将自己那颗星留在前辈黄柳霜旁边。藤街号,专属黄柳霜的那颗星不再孤独,两颗星相互映照,熠熠生辉。讲完黄柳霜的故事,王大姨也隐约明白了方方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的原因。从残忍凶狠的低等人种(傅满洲),到妖艳的中国娃娃(黄柳霜),再到中国功夫(李小龙),华人的荧幕形象在不断变化。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个华人影星通过个人努力减少世界对中国人的偏见的过程。批评方方的人,我想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觉得她增加了世界对中国的偏见。从国家到个人,偏见无处不在。王大姨只想说一句:偏见的产生,错在心存偏见的人,而不是那些承受偏见的人。对于方方的争议,不管持何种立场,我都觉得没有绝对的对错,理性表达即可。可如果上纲上线到打打杀杀,这不正验证了自己是一个心存偏见的人吗。这些人哪来那么多闲工夫?工作找到了?甲方爸爸不催了?难道都跟你王姨一样,有房租可以收?疫情这么汹涌,安心挣钱是正途啊。祝大家都能挺过今年的难关,不要再因立场之争和家人朋友闹别扭了。不说了,我该去收租了。-END-读上一篇:《窃·格瓦拉:以前没得选,现在我只想自由种地》推荐阅读:《王大姨告诉你,陈奕迅为啥成了最后一个歌王》觉得好看,给大姨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jt/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