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6月3日上午,山东高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年来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发布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全省法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工作情况
一、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省法院严格贯彻环境保护优先、注重预防、修复为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的理念,依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与保障。一是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针对近年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刑事犯罪严峻形势,全省法院加大审判力度,一年来共审结涉及污染环境、乱砍滥伐、滥捕野生动物、乱采滥挖矿产资源、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环境资源刑事案件件,同比下降14.9%,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依法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民商事案件件,同比增长15.7%。其中,审结社会组织和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95件,政府及其指定部门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8件,涉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标的额1.35亿余元,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三是监督和支持环境资源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审结涉及环境资源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案件件,同比增长11.6%,其中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件,促进了环境资源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对制裁环境资源违法行为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覆盖全省环境资源审判机制进一步完善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省法院普遍建立起环境资源案件集中审理和跨区域集中管辖相结合、法院内设机构归口审理和人民法庭集中审理相结合、驻庭审判与巡回审判相结合、专业审判与多元治理相结合、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覆盖全省的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机制。一是聚焦专门化建设,覆盖全省环资案件审判机构全面建成。全省17个中院均实现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其中,7个中院经编办批准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其他10个中院均确定了专门的业务庭负责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个基层法院共明确个机构负责环境资源审判,其中,个业务庭,54个派出法庭,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环资审判机构全覆盖。二是聚焦重点生态区域,构建环资案件巡回审判机制。各地法院依托微山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设立环资巡回法庭(工作室)处,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推动实现环境资源司法保护零距离,重点生态区域环资审判全覆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山东环境资源审判模式。三是聚焦修复性司法,构建环境资源多元治理机制。全省法院积极落实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要责任承担方式的损害救济制度,创新修复方式,注重修复效果,使污染环境者付出应有代价、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依法判决侵权人履行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案件73件,彰显了修复性司法理念。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依托煤矿塌陷区、山体公园、林场等地建立环境司法修复基地58处,作为当事人履行生态修复判决的异地修复基地,开展增殖放流6次、放流鱼苗30万余尾、虾苗万余尾,保障了修复性司法裁判的有效落地。
三、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省法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建立覆盖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机制,审结涉及黄河环境资源案件件,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公正高效司法服务与保障。一是加强协作联动,建立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积极主动对接山东黄河河务局,开展5次调研活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机制的意见》,建立了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对如何预防和化解涉黄河纠纷案件制定了具体措施,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质效和精准度。同时,在黄河流域推行巡回审判机制,开展巡回审判和就地办案,起到了较好效果,得到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jj/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