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土的汽车文化非常多元,有漂移文化和面向各类车主的改装文化,就连ACGN圈子(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也有独属自己的汽车文化——痛车(Itasha)。在日本,ACGN可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它几乎是整个日本国的文化标签,而ACGN圈子里的车迷便是痛车的中坚力量,痛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打破次元壁的一种特殊方式。
痛车(Itasha)专指那些在自己的爱车上使用动漫、漫画、游戏涂装的现象,在摩托车和自行车上用此涂装的分别被称为Itansha和Itachari。痛车的图案大多数都是可爱的女性角色,其中游戏涂装中主要以bishōjogame(以单身男性为目标的美女互动游戏)和eroge(一类日本色情电子游戏)为主。涂装方式有贴纸和喷漆两种。
这种亚文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是以毛绒玩具和贴纸来装饰汽车,随着21世纪初日本动漫逐渐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真正成气候的痛车文化才正式出现。可追溯的最早关于痛车的报道是在年8月。年在东京Comiket(漫画市场)附近的Ariake举办了第一次面向痛车文化的集会,目前痛车文化主要集中在东京的秋叶原、大阪的日本桥、名古屋的大须。
对于痛车一词的来源也有很多说法。起初痛车(Itasha)是指进口的意大利汽车,在之后延展出各种不同解读。其一是辣眼睛的说法,在痛车还属于非主流的时代,一般人视觉上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基于视觉上“痛”的原因将使用二次元涂装的车称为痛车;其二说法与纹身和钱包相关,给人纹身会很痛,给车“纹身”同样会痛,或者玩痛车的成本太高会造成“钱包痛”;其三说法是痛车一词“painmobile”一词是由paintmobile演化而来。
打破次元壁的方式不仅有初音未来的演唱会,你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角色灵魂寄托于你的爱车之上,随时可以“唤醒”她,通过方向盘、油门、刹车、变速箱与她进行交流。
魔卡少女樱痛车
如今,痛车文化也融入到赛车文化中,从地区性赛事到FIA这样的国际性赛事都能见到采用痛车涂装的赛车,除了业余车手,很多专业车队甚至是制造商都愿意在赛车上使用痛车涂装。道理很简单,先不谈成绩,痛车涂装相比传统涂装来说,在比赛直播中更能抓住观众眼球,对车队和车手的宣传都有很好的作用,就算是站在赞助商角度来说,如果能利用好痛车涂装来做宣传,效果会更好。
EVA痛车
从年开始,在AutobacsSuperGT系列赛中,GoodSmileRacing车队(在GT组别获得过三次冠军,此组别第二成功的赛车)有一系列初音未来主题涂装的赛车,PacificRacing车队也和《乌贼娘》、《攻壳突击队》、《LoveLive》等合作推出过痛车涂装赛车。
在国际赛事中,GoodSmileRacing车队赞助的Komatti-Mirai团队在年参加了曼岛TT的TTZero组别,并且从年开始参加斯帕24小时耐力赛。
GoodSmileRacingKomatti-MiraiEV,TTZero
GoodSmileRacing()
在今年的斯帕24小时中,GoodSmileRacing和黑隼车队、Type-Moon公司以及StudioTrigger合作为三辆梅赛德斯-AMGGT3赛车献上了场上最亮眼的痛车涂装,分别使用了初音未来、Fate(18禁游戏)和普罗米亚(Promare)的角色涂装。
随着痛车文化影响力的逐渐扩大,越来越多模型商也开始加入痛车的授权生产队伍,比如富士美、京商、HPI和田宫等。在此向大家喊话一条重要信息:AlmostReal也有自己的痛车模型了!
圣诞与新年前夕,AlmostReal与澳门漫画家陈文一起,携手推出大中华区首款原创赛车励志故事漫画《街道CircuitHeroes》定制模型套装,一同庆贺澳门回归20周年。
本次套装包含1/18和1/43两款AMGGTR漫画定制版合金模型以及定制漫画家签名赠品。购买渠道:可以直接登录AlmostReal天猫官方旗舰店购买,或者扫描下方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zz/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