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huiwenxuexiao.com/chaoliu/xinchao/3034.html每天一味中药——海螵蛸1来源
海螵蛸,中药名。为乌贼科无针乌贼属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ideRoehebrune或金乌贼SepiaesculentaHoyle的内壳。具有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主治肾失固藏而遗精滑精,肝肾不足,任带受损或脾虚湿聚,带脉失约而致带下清稀量多,冲任失摄,崩漏下血,脾胃虚寒,胃痛吐酸,湿疮湿疹,溃疡不敛等。
2相关名
乌鲗骨、乌贼鱼骨、乌贼骨、墨鱼骨、墨鱼
3产地
产于辽宁、江苏、浙江沿海等地。
4采收加工
于4-8月间,将漂浮在海边或积于海滩上的乌贼骨捞起,剔除杂质,以淡水漂洗后晒干;或在5月左右待成群乌贼游到海岛附近产卵时,大量捞捕,除去软体部分,将乌贼骨收集后,洗净,晒干。
5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1、无针乌贼:内壳长椭圆形而扁平,边缘薄,中间厚,长9-14cm,宽2.5-3.5cm,厚1.2-1.5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隐约见细小疣点状突起,形成近平行半环状纹理;腹面白色,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2、金乌贼:内壳较前者大,长13-23cm,宽约至6.5cm,最厚部分位于前半部,厚0.8-1.2cm。背面疣点明显,略作层状排列;腹面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一个骨针,多已断落。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置显微镜下观察,多数为不规则透明薄片,有的具细条纹;另有不规则碎块,表面显网状或点状纹理。
2、取本品粉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6性味归经
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
7化学成分
海螵蛸主要含碳酸钙87.3%-91.75%,壳角质,黏液质。尚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包括大量的钙,少量钠、锶、镁、铁以及微量硅、铝、钛、锰、钡、铜。
8功效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9主治病证
1、主要用于肾失固藏而遗精滑精,肝肾不足,任带受损或脾虚湿聚,带脉失约而致带下清稀量多,冲任失摄,崩漏下血,脾胃虚寒,胃痛吐酸,湿疮湿疹,溃疡不敛等。
2、西医诊为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滑精证属肾气不足、精关不固者,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所致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胃痛反酸,以及皮肤湿疹、阴囊湿疹等。
10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研末,1.5-3g。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
11使用注意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12临床应用
1、治肾失固藏之遗精、滑精,配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等药同用。
2、治肾虚带脉不固之带下清稀者,配山药、芡实等药同用;如为赤白带下,则配伍白芷、血余炭同用,如白芷散(《妇人良方》)。
3、治崩漏,配茜草、棕榈炭、五倍子等同用,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4、治吐血、便血者,配白及等份为末服;治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
5、治胃痛吐酸,常与延胡索、白及、贝母、瓦楞子等药同用。
6、治湿疮、湿疹,配黄柏、青黛、煅石膏等药研末外敷。
7、治溃疡多脓,久不愈合者,可单用研末外敷,或配煅石膏、枯矾、冰片等药共研细末,撒敷患处。
13相关配伍
1、海螵蛸配莤草:海螵蛸咸温涩敛,厥阴肝经血分而收敛止血;茜草祛瘀而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两药相配,治疗妇女冲任不固,崩漏下血。前者收敛止血,后者活血化瘀,一收一散,相反相成,功在止血而不留瘀,瘀化而血归常道。
2、海螵蛸配白及:海螵蛸功善收敛止血;白及质黏而涩,为收敛止血之良药,甘缓兼补益肺胃,“涩中有散,补中有破”。两者相配,收敛止血之功甚著。适用于咳血、吐血等出血证。
3、海螵蛸配桑螵蛸:桑螵蛸得桑木之津液,禀秋金之阴气,善滋肾助阳,固精缩尿;海螵蛸生于海水中,禀水中之阳气,能收敛止血、止泻,固精止带,制酸止痛。二药伍用,一阴一阳,阴阳相合,补肾助阳,收敛止血、止带涩精、缩尿的力量增强。适用于下元不固,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小儿遗尿,男子遗精,女子崩漏带下诸证。
4、海螵蛸配贝母:海螵蛸制酸止痛且敛疮;贝母散结消肿。两者相配,具有制酸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黏膜水肿引起的胃痛昋酸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zz/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