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http://pf.39.net/qsnbdf/131204/4302686.html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艺的改善,这一问题逐渐得以解决,现代中药除了保留传统的汤、丹、丸和膏等剂型外,还发展了片剂、颗粒剂、滴丸等剂型,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使用和拓宽了中药的应用范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传统中药剂型
中药制剂最初形成于夏商时期,在那时就有关于药酒、汤液的制作和应用的记载。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较明确的说明。到了秦汉时代,中国药物制剂的知识和理论得到迅速发展。
1.丸剂
《黄帝内经》有记载“以四乌贼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剂是最常用的中药剂型,如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等都是丸剂。多药力持久,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贮存。(也可用于急救,如麝香保心丸)。
2.汤剂
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的剂型;“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汤剂通常既能内服,又能外用。
3.膏剂
膏剂也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是将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膏滋,多用于滋补;外用膏剂又称膏药,多用于外科疖肿疮疡或跌打损伤等疾病。
4.散剂
散剂是将药材碾碎,做成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可内服也可外用;《黄帝内经》中就记述了散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以泽泻、术各十分,糜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散剂制备方便,便于服用及携带,但内服吸收较汤剂慢。
5.丹剂
丹剂一般指的是将那些贵重、特殊的药物(如水银、硝石、雄黄)研磨成细末,或者再将这些细末加糊或黏性药汁做成的各种形状的成药。大多含水银成分,常用以配制丸散供外用,具有消肿生肌、消炎解毒的作用。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zz/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