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假如它是一款游戏世界杯能评几


↑一入爱玩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俄罗斯工作室开发,国际足联宣传发行,兼具硬核玩法与铁血剧情的四年一货世界杯系列最新作发售。当我们历时一个月终于通关之后,不妨回头评测一下这款游戏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对于平日里已经玩惯了《FIFA足球》或者《胜利十一人》这种鼓励主动进攻,把欧洲商业化俱乐部赛事作为宣传主役,通过氪金抽卡补强球队阵容的玩家来说,初上手这款由俄罗斯开发组出品的《俄罗斯世界杯》(下文简称WCR)时恐怕多少会感到不适应,本作去掉了队伍养成和技巧练习等繁文冗节,在球队风格、球员数值和技能属性上进行了重新调整,略显生硬的操作手感以及守强攻弱的战术系统都和我们平时玩到的年货型足球游戏有着显著区别。

本作还扔掉了一球成名这种通常作用于故事模式的励志剧本,代之以各种你死我活的“输球回家式”剧情,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一言不合就死给你看的《权力的游戏》,让人不得不感叹俄国文学的伟大基因和优良传统作用于电子游戏时,竟然会产生出如此摄人心魄的化学反应。

还没开始说呢咋就垃圾了呢?德国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巴西的玩家请冷静一点

下面就结合实际游戏内容,来为大家分析一下本作的方方面面(注:本文有剧透,但我相信已经视频通关的你们是不会在意的)。

老大哥这次要给你好看——关于本作的俄罗斯制作组

在褒贬不一的前作——《巴西世界杯》推出四年之后,作为版权方与发行方的国际足联将开发新作的任务交给了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俄罗斯开发团队,尽管在刚刚过去的四年里,国际足联因为卷入贿赂丑闻而名誉受损,俄罗斯又出于国际政治因素承受了不小的舆论压力,不过当《巫师3》凭借良好口碑为东欧游戏渐渐打开国际市场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俄罗斯开发组尽管在次世代时期缺乏爆款,但是在他们漫长的历史上,却先后制作过经典战略游戏《叶卡捷琳娜的野望》,开时代风气之先河的女性向Galgam《安娜·卡列尼娜》,几乎包含一切战争形式的硬核FPS《保卫斯大林格勒》以及文字AVG游戏《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一天》。

史诗级Galgam《安娜·卡列尼娜》

临场感甩开《战地》一条伏尔加河的《保卫斯大林格勒》

这些游戏给当时的业界,乃至于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而如今以表现国家垄断主义和强人政治为主题的经营建造类游戏《普京大帝》在推出至第二作时因为技术原因正不断遭到西方评论界的质疑,所以当俄罗斯拿到“世界杯”这个经典超级IP的时候,俄罗斯开发组还是憋了一股劲,誓要拿出属于老大哥的霸气与底蕴,在足球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发挥空间的游戏类型里开创毛味儿游戏的新格局。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寻求国际间合作的问题上,俄罗斯开发组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首先站出来的是荷兰,他们以外围赛小组赛受阻为由拒绝与俄罗斯开发组共享其祖传的“全攻全守”引擎,为本作守强攻弱的不平衡性提前埋下了隐患;

把《FIFA18》的超级巨星请来陪衬自家片头CG,这牌面O不OK啊

一位用户名叫做“三个季稻”的读者曾为我们分享过他生命中关于荷兰队的珍贵记忆

然后以表现地中海型男而著称的意大利美工团队在外包美术资源的竞标上败给了实用主义的瑞典宜家组,间接导致偶像压力被一股脑被塞给了德国队,但殊不知历史上德国人就从来没在俄国的土地上占到过任何便宜,俄罗斯显然也没有让昔日苏联开发组的光荣传统就此终结的意思;接着,作为俄罗斯开发组一生的对手,美国同仁没有亲临莫斯科切磋技艺也让一众国际事务观察员们失去了一个蹭热点撸稿子的绝佳选题(年法国世界杯上美国和伊朗被分在同一个小组可是被当做全球级事件看待的);最后,当然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队虽然请到了里皮代言,但还是因为实力原因爽约了这场共建中俄两国友谊的举世盛宴,好在中国玩家向来坚持自由、平等、博爱的国际主义精神,只要游戏够好,有中文,最好能再有个靠谱的代理解决网络问题,大家便依然是朋友。

就这样,在《巫师3》之后,《地铁》之前,东欧老大哥克服各种困难,将《WCR》在这个夏天准时送到了每一个玩家的面前,一场谁也猜不到结局(或者猜到结局也猜不到过程)的足球盛宴就此开场。

永远的荷兰三剑客,祝愿伟大的荷兰足球早日归来

莫斯科郊外的大巴——守强攻弱

《FIFA足球》和《WE》近年来为了在游戏中实现更丰富的球队整体进攻手段而持续努力着,如此一来不仅优秀攻击手的高阶球星卡可以刺激玩家开箱消费,而且更重要的是两款游戏都实现了AI球员在进攻意识主动性和跑位灵活性方面的逻辑强化,更快的攻防转换频率也进一步提升了玩家的游戏节奏。

足球游戏的SSR,巧了,也是”吾王“,不过不是亚瑟王,而是球王

而《WCR》系统上最硬核的一点就在于当玩家,尤其是那些之前只看过系列集锦的新人玩家实际上手游戏之后,会发现整个游戏因为守强攻弱而导致了平衡性欠佳,小组赛在西班牙对葡萄牙之后,淘汰赛在法国对阿根廷之后,就很难看到有较高观赏性的对攻战了,以前迫不得已时才会使用的“蹲逼”战术短时间内扩散成一种常态,除了在实力相差非常悬殊以及某一方状态极佳而对面开场就懵逼的场次,比如球员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英格兰对球员职业化程度最低的巴拿马;揭幕战万人助威声中俄罗斯践踏沙特阿拉伯;或者如阿根廷这种集所有不利因素于一身最终无力回天的球队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胜利女神总是眷顾防守稳固且少犯错误的一方,而不是进攻积极、冒险行事的一方,以至于互射十二码成为常规操作,定位球战术大显神威,这让实力均等的情况下先失球一方承受了很大压力(克罗地亚则是凭借钢铁般的意志顶住了这种压力而走到决赛)。

通常主罚定位球之前是这样的

踢的时候更是一个比一个准

包括最终夺冠的法国队在拥有本作最强“妖人”姆巴佩的情况下,更多时候主动出让一部分控球权给对手以换取反击空间,于守转攻时执行如弹簧般的快速反应。不过守强攻弱也从一定程度上给玩家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赢球不一定要选择那些数值高且球星扎堆的球队,即便是一些看似平民的球队——强调一下不是指冰岛——也能通过坚决执行稳守反击战术取得最终的胜利。

依靠着攻坚与点球大战,克罗地亚人顽强的走进了最终决赛

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以前世界杯对未来一段时间里的国际足球往往会起到一种引导作用,但如今却变成了与更先进足球理念之间的割裂,包括一些球星在国家队的作用也和他所习惯的踢球方式并不兼容。对于那些平时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mj/87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