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赵某,女,35岁。胃脘部疼痛1年,加重3天。嘈杂烧心、心烦、口苦、口干,自述1年前生气后而发。电子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间断服用泮托拉唑及香砂养胃丸等药物,不效。舌红,苔白腻,脉弦。证为胆胃不和之胃脘痛,治宜清疏肝胆,和胃降逆。处方:柴胡20g黄芩15g半夏9g黄连12g吴茱萸3g白芍20g乌贼骨24g(捣)焦三仙各12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取5剂。
二诊:嘈杂不适基本消失,口干、口苦较前减轻,舌红,苔薄白,脉弦。前方减乌贼骨,加党参15g。再服5剂。三诊:嘈杂不适消失,偶有口干、口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效不更方,继服15剂。随访三个月,未发。体会:患者病起情志不和,肝气郁结,致脾胃升降纳运失常,胆胃失和。治当清疏肝胆、和胃降逆。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有清疏肝胆、健脾和胃之效,配左金丸,一则清泻肝火,二则降逆止呕。用乌贼骨收敛抑酸以治嘈杂;加党参补脾胃之气,补虚而不腻滞。诸药合用,肝胆疏利,脾胃调和,诸证自除。
谭波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养结合分会执行会长,山东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及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创办了全国首家国医启蒙馆和全国首家实用型中医药博物馆。从事中医临床4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中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老年病及养生保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zeia.com/yymj/7302.html